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金剛仙
共 6 首
哭日本國內(nèi)供奉大德靈
仙和尚
詩并序
唐 ·
貞素
七言絕句
起馀者謂之應(yīng)公矣。公作而習(xí)之,隨師至浮桑,小而大之,介立見乎緇林。馀之(一作「亦」。)身期降物,負(fù)笈來宗霸葉。(望按:數(shù)句意難全解,姑作如此句讀。)元和八年,窮秋之景,逆旅相逢。一言道合,論之以心素,至于周恤小子,非其可乎。居諸未幾,早向鸰原,鹡鸰之至,足痛乃心。(望疑前句有訛字。)此
仙大師
是我應(yīng)公之師父也。妙理允(《群書類從》本作「先」。)契,示于元元。長慶二年,入宗五臺。每以身厭青癡之器,不將心聽白猿之啼。長慶五年,日本大王遠(yuǎn)賜百金,達(dá)至長安。小子轉(zhuǎn)領(lǐng)金書,送到鐵勤。
仙大師
領(lǐng)金訖,將一萬粒舍利、新經(jīng)兩部、造敕五通等屬附小子,請到日本答謝國恩。小子便許。一諾之言,奚(一作「豈」。)憚萬里重波,得遂鐘元,(一作「旡」。)外緣期乎遠(yuǎn)大。臨回之日,又謝(一作「附」。)百金。以大和二年四月七日,卻到靈境寺求訪,
仙大師
己(疑為亡字)來日久。位(疑為「泣」字)我之血,崩我之痛。便泛四重溟渤,視死若歸,連五同行李。(望疑此句有脫字。)如食之頃(原作「項」,誤。)者。則應(yīng)公之原交所致焉。吾信始而復(fù)終,愿靈凡兮表悉(或疑作志。)空留澗水,嗚咽千秋之聲,仍以云松,惆悵萬里之行。四月蓂落,如一首途望京之耳。(望疑此處必有脫訛。不可斷句。)
不體
⑴
塵心淚
⑵
自涓
(望按:「此句原脫一字?!梗?/span>,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⑶
。
⑴ 《類從》本作「航」。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那」。
⑵ 《類從》本作「渡」。
⑶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題文彥軸
明 ·
高敬命
庚午月建亥,
金剛仙
藥采。
有僧持小箋,求詩跪而待。
爾意良已勤,繡腸吾獨餒。
早晚倘來謝,春茶搴蓓蕾。
銀臺二十詠
其三
萬年香
(俗稱萬年松。實香木之類。)
明 ·
崔岦
七言律詩
金剛仙
種世難看,移入銀臺傍玉欄。
名著萬年知耐久,色同四節(jié)見凌寒。
盤根屈干添人巧,細(xì)葉低枝接地團(tuán)。
想得清宵香更別,一庭皎月露漙漙。
又次企齋
明 ·
李春元
七言律詩
萬事人間俱等閑,獨攜琴劍看名山。
玉堂金馬青云上,老柏香楓古峽間。
謝朓詩章秋后作,
金剛仙
路夢中還。
傳聞洞府丹砂熟,暫借刀圭欲駐顏。
裊空娘羅漢舞歌
清 ·
丁范祖
十二欄干懸急鼓,酒酣流觀羅漢舞。
雪色畦衲全覆額,十幅袈裟淺黃縷。
傴僂登筵曲拳拜,仰面睢盱狀鹵莽。
條然翻身雙袂揚,前騰后倒態(tài)無方。
蒲伏如鉆九地入,軒翥欲掣青冥翔。
鐵杖閃回三拍扇,迅電驚飆滿中梁。
靈鷲山巔五色蓮,趺坐丈六
金剛仙
。
乘猊駕象下寥廓,赴拍蹈節(jié)以蹁躚。
轉(zhuǎn)到曲終勢驟變,別有奇觀生顧眄。
左挐右攫如游龍,席上來繞如花面。
翠翹金鈿飄滿眼,滾雪叢蘭一色戰(zhàn)。
萬態(tài)千狀神莫測,問誰弄幻為此劇。
宛轉(zhuǎn)蛾眉紅燭前,自言身是裊空煙。
誰知嬋娟大堤女,化為莊嚴(yán)西竺禪。
體輕神清易嬗變,況兼慧性通靈玄。
裊娘裊娘真媚嫵,何不飛入巫山里。
霏紅沓翠為云雨,為此骯臟羅漢舞。
次贈金公叔
(熙稷)
其一
清 ·
權(quán)訪
七言律詩
春風(fēng)對酒勝游成,魯泮秦川看水生。
三載紅塵憐蟻慕,二陵芳樹聽鶯聲。
身從山野那諧世,書寄兒曹且教耕。
萬事由天難自任,
金剛仙
債謾馳情。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