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神農氏

相關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亦作蒼頡。
傳說中遠古時人。
黃帝之史官。
始作漢字。
一說,為伏羲以前或炎帝之世或神農、黃帝之間人。
或以為即史皇。
當為古代整理文字之代表人物。
僦貸季 朝代:遠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相傳遠古時人。
為我國醫(yī)家祖師,岐伯之師。
神農嘗使之理色脈,傳于岐伯。
怪義 朝代:遠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
炎帝之臣。
嘗圖地形之高下,為神農通水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
神農氏之師。
榆罔 朝代:遠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帝王。
神農氏后裔。
時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
榆罔弗能征。
蚩尤氏乃作亂。
黃帝征之,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諸侯皆畔歸黃帝,遂尊黃帝為天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帝王。姜姓,號烈山氏,一作厲山氏。傳與黃帝同為少典之子,娶于有蟜氏而生。原居姜水,東進中原,曾與黃帝戰(zhàn)于阪泉,戰(zhàn)敗。一說炎帝即神農氏,阪泉敗后,姜姓部落與姬姓部落聯合,于是炎黃同為中原各族之共同祖先。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帝生于姜水。
(《說文》)因姓姜,以火德王,稱炎帝。
一云赤帝。
一云有焱氏。
始作耒耜,號神農氏。
一云農皇。
以起烈山,亦號烈山氏。
一云厲山氏。
一云連山氏,一云朱襄氏。
初都陳,后居曲阜,在位百二十年,傳八世五百三十年。
一云傳十七世,一云七十世。
謹案《漢。
藝文志》農家有《神農》二十篇,本《注》云:「六國時,諸子疾時怠于農業(yè),道耕農事,托之神農」。
師古引劉向《別錄》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說」。
兵陰陽家又有《神農兵法》一篇,五行家有《神農大幽五行》二十七卷,雜占家有《神農教田相土耕種》十四卷。
經方家有《神農黃帝食禁》七卷,《周禮。
醫(yī)師疏》引《食禁》作《食藥》。
神仙家有《神農雜子技道》二十三卷,獨《本草》不見,見《平帝紀》及《樓護傳》,蓋《食禁》、《食藥》即《本草》矣。
倉頡造字在黃帝時,前此未有文字。
神農之言,皆后人追錄。
晁錯所引,顯是六國時語。
即《六韜》及《管子》、《文子》所載,亦不過謂神農之法,相傳如是。
豈謂神農手撰之文哉。
今除《本草》見存外,皆入錄。
老龍吉 朝代:遠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
嘗為神農之師。
赤冀 朝代:遠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
神農氏之臣。
始作杵臼。
又作鋤耨、錢镈、釜甑、井灶,教民使用,民乃無腥臊之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
神農時雨師。
一說,嘗為帝嚳之師。
后為道教所崇奉。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不知何許人也。
結茅于澤州之羊頭山。
世傳為神農氏嘗藥地。
靜僻幽夐。
誠仙圣所居處。
舜日一食常坐。
卒歲無睡眠。
蛇鼠孚產繩床下。
虎每踞蹲其側。
為說法有聽狀。
人來使之去。
必如語去。
或謂明日幸毋來。
卒亦果然。
故其徒與俱無所忤。
而化物之效率類此。
衣弊跣行。
遇者莫能識。
開皇初。
持瓶錫乞食聚落。
村氓盛集。
求受戒法。
至一女子。
輒曰。
汝當生牛中。
相已現矣。
雖受戒無益也。
因踏其后使去不能得。
曰牛以尾為力。
令尾被踏。
而遽欲去可得乎。
此固業(yè)影耳。
且如是顧不自悔哉。
于是女子悉傾其家。
營福以懺。
情尤慈憫。
數游癘疾家。
為咒治。
勿憚也。
晚詣林慮洪谷盤亭諸峰以終。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禪三
釋道舜。
未詳何人。
靜處林泉庇道自隱。
言常含笑談述清遠。
嘗止?jié)芍菅蝾^山神農定藥之所。
結宇茅茨馀無蓄積。
日惟一食常坐卒歲斯亦清素之沙門也。
德豐內溢聲流氓俗。
能感蛇鼠同居在繩床下各孚產育不相危惱。
又致虎來蹲踞其側。
便為說法。
有人還往告虎令去。
或語之云。
明日人來。
汝不須至。
便如舜言。
虎便不現。
其通感深識為若此也。
給侍之人與虎同住。
視如家犬。
曾莫之畏。
身著弊納略無可采。
跣行林野不擇晨夕。
開皇之初忽游聚落。
說法化諸村民。
皆盛集受法。
獨不為一女人授戒。
告云。
汝當生牛中。
其相已現。
戒不救汝也。
業(yè)不定者。
爾乃濟耳。
時有不信其言。
以為惑眾。
咸有疑者。
舜欲決于眾議。
告眾曰。
必不信者。
試蹋汝牛尾業(yè)影。
必當不起。
即以足躡女裙后空地。
云是尾影。
其女依言趣起不得。
時眾驚信。
請舜曰。
如何除此業(yè)報。
其女家積粟數萬石。
既懼惡業(yè)一時頓舍。
舜并為營福令其懺悔。
如此累作業(yè)惡便傾。
方為受戒。
由斯以談。
能見業(yè)影之存亡。
將鄰圣之極矣。
或醫(yī)諸癘村受于癘供。
見有膿潰外流者。
皆口就而??之。
情無馀念。
或洗其衣服。
或凈其心業(yè)。
用為己任。
情向欣然初無頻蹙。
后游于林慮洪谷。
北詣晉盤亭等諸山隱寺。
綜禪定業(yè)不測終所。
神僧傳·卷第五
釋道舜。
未詳何許人。
靜處林泉庇道自隱。
言常含笑談述清遠。
嘗止?jié)芍菅蝾^山。
神農定藥之所結宇茅茨。
馀無蓄積。
日唯一食常坐卒歲。
感蛇鼠同居。
在繩床下。
各孚產育不相危惱。
又致虎來蹲踞其側。
便為說法。
有人還住告虎令去。
或語之云。
明日人來汝不須至。
便如舜言虎便不現。
給侍之人與虎同住。
親如家犬曾莫之畏。
身著弊衲略無可采。
跣行林野不擇晨夕。
開皇初忽游聚落說法化諸村民皆盛集受法。
獨不為一女受戒。
告云。
汝當生牛中其相已現。
戒不救汝也。
業(yè)不定者爾乃相濟耳。
時有不信其言以為惑眾。
咸有疑者。
舜欲決于眾議。
告眾曰。
必不信者試蹋汝牛尾業(yè)影必當不起。
即以足躡女裙后空地云。
是尾影。
其女依言趣起不得。
時眾驚信。
請舜曰。
如何除此業(yè)報。
其女家積粟數萬石。
既懼惡業(yè)一時頓舍。
舜并為營福令其懺悔。
如此累作惡業(yè)便傾方為受戒。
或依諸癘村受于癘供。
見有膿潰外流者。
皆口就而??之。
情無惡念。
或洗其衣服。
或凈其心業(yè)。
用為己任。
情向欣然初無顰蹙。
后游于林慮洪谷。
北詣晉盤亭等。
諸山隱寺綜禪定業(yè)不測所終。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