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衛(wèi)成公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柱史玄牝門,專氣保清凈。
末流詭長生,妄欲奪天命。
靈山見作用,誤認氣為性。
輪回豈有之,怪繆莫究竟。
兩俱可鄙者,巫覡事禳禜。
愚氓惑幻說,往往墮坑阱。
既曰身出家,粉黛侈婚娉。
豈不交鬼神,酒肉厭膻蒏。
此曹浪夸毗,內(nèi)衰外徒盛。
吾儕讀何書,堯舜至孔孟。
搶攘干戈后,學(xué)校幸未屏。
窮者伏閭閻,甘忍饑寒并。
仕或為冷官,官冷亦何病。
寧戚半夜歌,曾點暮春詠。
求己勝求人,自重豈容輕。
東家子朱子,述作貫百圣。
遺言一一在,足可雪幾映。
省察中為和,存養(yǎng)義由敬。
上溯周程張,例不顓宰柄。
乃有功斯文,如揭日月鏡。
韶音一以還,二氏噪衛(wèi)鄭。
榛蔓彼自迷,我此松柏勁。
歷觀史傳間,不學(xué)行國政。
喪亡竊威福,依附涉巧令。
異端伺罅隙,磨牙騁譏評。
前哲貴內(nèi)脩,韞櫝寧待聘。
信有飯不足,未羨庖欲清。
勉哉子此行,始終抱淵靚。
萬一際奇逢,定作蒼生慶。
不然歸去來,預(yù)戒菊徑迎。
① 自注。二人皆本國人也。郎只夕嘗在前元。與崔濡等謀立本國庶孽為王。來侵邊境。兵敗而足。金義殺朝使蔡斌而逃。皆投納哈出。又從歸朝得為指揮。征蠻之役。二人皆赴。時義母在本國。義問之無戚容。
邂逅河堤上,鄉(xiāng)音尚自存。
鬢華霜雪落,身事雨云翻。
萬里成勞敗,三韓有故原。
立談猶問母,曾是孝心敦。
不佞欽之朝京師也。月汀尹公為上價。簡易崔公岦副之。兩公俱稱文章老師。而若月汀公問學(xué)聲望。實為世之山斗。欽時少年。磬折隨行于兩公間。月汀公進而提誨之尤勤。契許之義。在罄咳唯諾之外。竣事還益愈。及欽之捍文罔也。公尺牘訊死生。十年如一日。嘗以所著述。托欽弁卷。而丙辰冬。欽鞮屨東去。公亦下世矣。越八年癸亥。公之侄左議政尹公撰公行狀謂欽曰。知叔父莫如公。公宜銘其神道。噫。欽何敢辭。謹以左揆行狀次之曰。公諱根壽。字子固。月汀其號也。氏出善山。其始有司空君正。顯于麗。冠冕相承。入我朝。有諱彰。楊州牧使。諱達成。陽城縣監(jiān)。高祖曰延齡。進武副尉。曾祖曰繼丁。掌苑署掌苑。祖曰希琳。副司勇??荚烩?。軍資監(jiān)正。有再室。后夫人玄氏副司直允明之女。夫人育二男。長曰斗壽。議政府領(lǐng)議政。號梧陰。其次即公也。聯(lián)璧騰華。同升一時。位遇勛名?;蚣谆蛞摇M贫魅?。贈考議政府領(lǐng)議政海澄府院君。祖考議政府左贊成。曾祖考吏曹判書。夫人皆視貴。公以嘉靖丁酉生。聰明穎悟。鐘于天賦。甫十歲。已通孝經(jīng)小學(xué)四子等書。能曉歷代事跡。從議政公在三陟府。議政公嘗閱類聚文字。公皆暗記。舉問一二。應(yīng)對如響。議政公益奇愛之。語夫人曰。此兒必大成。吾雖未及見。夫人當(dāng)享其養(yǎng)。未久議政公卒于官。公隨母夫人還京終喪。業(yè)日進。聲名出前輩上。戊午。中文科別試。補承文院權(quán)知副正字。庚申。承政院注書春秋館記事官。以史才聞。辛酉。終更資。庳敘從品。奉常寺主簿。夏。為養(yǎng)乞縣。出監(jiān)漣川。壬戌。入為弘文館副修撰。請伸雪趙靜庵光祖。明廟不悅。希旨者揉椎之。除果川宰。癸亥。梧陰公為銓部郎。沮倖臣李梁子銓薦。為梁所中。弟兄同被譴。梁敗。授承文院校檢。二年不調(diào)。以梧陰公居銓地也。甲子。遷刑,兵曹郎知制教。秋。以御史。檢災(zāi)傷于關(guān)右。轉(zhuǎn)直講副校理。乙丑。吏曹佐郎。丙寅。副校理兼校書館校理,漢學(xué)教授。贊價朝京。拜吏曹正郎。丁卯。賜暇湖堂。歷檢詳舍人掌令執(zhí)義司藝副應(yīng)教。又以災(zāi)傷御史往嶺南。庚午歲儉。湖西民大饑。公受救荒御史之命。賑恤殫誠。民多賴活。自是公不出館閣。應(yīng)教,執(zhí)義,司諫者六。舍人者十三。典翰直提學(xué)者再。司仆,司宰正者一。壬申。升通政。同副承旨。躋右副左副。遞拜僉樞。移大司成。作成有方。士爭興礪。癸酉。以奏請副使朝京。辨宗誣。加嘉善大夫。甲戌。以漢城右尹出按慶尚。崇儒禮士。過先賢祠宇。必操文祭之。乙亥。瓜代除同樞。道拜副提學(xué)。丙子。大司憲判決事。丁丑。京畿觀察使。戊寅。罷。時士論攜貳。喜事者搆公兄弟。謀陷機辟。金公繼輝為大諫。言公兄弟才學(xué)并著。士流進退非輕。不可以闇昧累人。士論是之。己卯。除江陵府使。以親老不赴。旋授開城留守。開城俗逐什一為業(yè)。文風(fēng)漸替。公至則一新之。士有知讀書識事理者。親與為客主禮。觀游宴飲。必召與之。多士為公至設(shè)斯文宴以相慶。未踰歲彬彬有弦誦之風(fēng)。故都山水饒佳境。公蒞事之暇。命駕徑造。遇會心處。輒悠然舒嘯以為樂。不以春明門外為天涯也。開人至今道公姓名不衰。梧陰公同被斥。知延安府。延距開才宿舂。吉日良辰。侍母夫人來往。軒蓋聯(lián)翩。稱觴上壽。當(dāng)世傳以為盛事。辛巳任滿。拜軍職。壬午。左尹。癸未。黃海道觀察使。以親老遞。再為大司成大司諫。遷副提學(xué),吏曹參判。甲申冬。丁外艱。致毀踰禮。丁亥制除。拜軍職。授左尹工曹參判副總管。己丑。宣廟以宗誣未盡雪。會典不即降。特簡公申奏兼進賀使朝京。公敷奏明允。誠竭辭達。禮部尚書于慎行見其文大異之曰。藩邦有人矣?;噬咸孛緝?nèi)閣秘史所載本國世系正本。并頒會典全編。宣敕于皇極門內(nèi)。翰林學(xué)士將禮。蓋異數(shù)云。還朝。宣廟嘉悅。告成于宗廟。進公資憲大夫刑曹判書。賜田宅臧獲。庚寅。拜大司憲。禮曹判書兼知經(jīng)筵春秋館事藝文館提學(xué)。同知成均館事。策光國勛。加正憲大夫封海平君。俄為大司憲禮曹判書。夏加崇政大夫議政府右贊成判義禁府事。秋。士禍作。名卿賢士貶竄殆盡。公與梧陰公并被波及削爵。退居廣州村舍。只以書簏自隨。蕭然若寒士。宣廟令本道存問公賜米豆。壬辰。倭賊大舉入寇。傅國都。宣廟西幸。急召公兄弟復(fù)原封。駕次東坡館。召公入。慰諭備至曰。卿兄弟勿離予。生死以之。到平壤。承命告急于廣寧。還報義州行在所。加崇祿大夫工曹判書。旋加輔國崇祿大夫禮曹判書兼知經(jīng)筵弘文館大提學(xué)藝文館大提學(xué)知春秋館成均館事。已而控辭判中樞府事。駕住西塞。國脈如線。朝廷草草僅全墻壁。公能以忠義。入贊帷幄。出儐皇朝將士。半歲之間。三赴廣寧。六赴遼東。開陳請援。無不動聽。癸巳。皇朝兵討倭賊之在平壤者。帝敕遣兵部侍郎宋應(yīng)昌。經(jīng)略朝鮮。朝廷揀接伴。公膺之。當(dāng)肯綮周旋。咸得其宜。一路軍興。倚公施措。經(jīng)略雅重公。其還也。亦同公入遼。宣廟將還故都。公以接伴故未得從駕。宣廟解所佩寶刀及雕玉賜公曰。此予平日手中物。卿可佩之。時以念予。甲午。以奏請使朝京。乙未。以接應(yīng)皇朝將領(lǐng)去留者下嶺南。尋拜左贊成。劄陳進兵便宜累千言。丁酉。倭賊再搶近畿。公陪中殿在遂安。聞大駕捋南幸。陳劄愿執(zhí)羈靮。仍赴朝。兼判義禁府事。庚子。兼知經(jīng)筵。同校周易。辛丑。梧陰公卒。公時年近七十而持服哭泣不懈。甲辰。錄扈圣勛。戊申。宣廟賓天。廟號稱祖。公引經(jīng)陳之。且上章言奴酋必動之形。自請往見吳游擊宗道。以得其情。因言西比邊備甚悉。其言后竟驗。自以年侵。擬未亡展省先王陵寢。移書選部。請為康,穆兩陵祭官。內(nèi)批以公為先朝一品宰臣。年滿八十。賜米豆酒肉。歲以為常以優(yōu)之。繼有賜幾杖之議。公不寧于心。苦辭于宗伯止之。八月。得微恙。內(nèi)醫(yī)承教來胗。輟太醫(yī)院方藥賜之。竟不起。享年八十。訃聞。輟朝二日。賻赗有加。遣禮官致吊祭。官庀喪事。卿士大夫下及輿臺。聞公歿。無不咨嗟曰。賢宰相亡矣。某月某甲。窆于長湍臨江縣艮坐之原。公夫人曰趙氏。豐壤望閥。節(jié)度使贈贊成安國之女。有閫范克內(nèi)相。封貞敬夫人。先公二十四年卒。其葬與公原同而壙異。育六男一女。長曰皖。進士。掌樂院僉正。娶生員李磐女。生一男四女。次曰晊。進士。加平郡守。娶僉正南應(yīng)瑞女。生四男三女。次曰昭。娶郡守韓景祐女。生一男。次曰曘。進士。娶忠義衛(wèi)鄭福齡女。暶娶府使李遵憲女。??娶李慶祺女。女曰尹聞性。自曘以下皆無后。側(cè)室子曰昶。學(xué)官。女適呂祉吉。曰應(yīng)之曰白海民曰尹弘達曰尹烇曰李明翼。皖之出也。曰擇之曰尚之曰悅之曰宗之曰洪遇亨曰金泰基。晊之出也。曰挺之。昭之出也。馀未行。公儀表端秀。資稟英發(fā)。少好學(xué)。從事于性理之書。如通書,經(jīng)世書,東西銘,太極圖說。靡不師承。訪退溪李滉,南冥曹植。論朱,陸同異。得其印證。退溪稱曰。子固聰穎絕倫。他日造詣必遠。從成牛溪渾,李栗谷珥游。為莫逆交。皆稱公文雅。世罕其比云。事母夫人極其孝。事兄如嚴(yán)父。遇諸侄如己出。待內(nèi)外宗戚。一以誠信。不為表襮。祭必潔齋。視具必躬。諱日號哭將事。老而猶虔。兄嫂寡居。捐俸以救。割恩賜奴婢與之。急難恤災(zāi)。不以死生貴賤貳視。恒教子弟曰。張公藝九世同居。固難矣。然其百忍字。不免強作。一門之內(nèi)。誠意相孚而已。奚至于百忍為。人能孝悌忠信則雖不得談義理通天人。不害為善人。為學(xué)。將以行之。學(xué)而遜于行則非學(xué)也。其秉心也易直子諒。其接物也平淡簡率。好善愛士。寵引儒學(xué)。布衣寒素。屨滿于戶外。未嘗以惡言詈人。未嘗以調(diào)謔戲人。未嘗抉人隱微。惟不能容人之過。不假以辭色。久侍經(jīng)幄。臨筵講義。剖析精微。引喻備至。累知貢舉。其所甄拔。多知名士。嘗薦權(quán)慄,郭再佑將才者屢。兩公果有功如公言。尤嫻于禮。善華語。華使至。公必當(dāng)之。隆慶丁卯。詔使許國,魏時亮等至境上。而明廟升遐。宣廟即位。吉兇禮交。事非預(yù)講。而公受問禮之任。酬酢如素定者。許使稱之曰。佳士也。四使燕京。十渡鴨江。而無倦色。公諸侄朝京?;食吮貑柟卜?。宣廟答公劄曰。卿學(xué)高勛高。予愛其博雅。公之實跡也。功冠一代。位班三事。歷事三朝五十九年。自公卿以及郎署。多門生故吏。所至莫不俯伏擎跽執(zhí)子弟禮。公益謙卑無矜容。朝廷設(shè)耆老所。待宰相年七十者。春秋賜宴。禮數(shù)犒享。夐越常制。公一再參。后不肯往?;騿柶涔?。公曰。余實眇福。何乃每當(dāng)殷禮。安于恭儉。守以清白。食不重肉。坐客無氈。壬辰以后。不能備第舍。梧陰公捐貲置宅以與公。其淡泊類此。丙辰夏。欲展省外親丘龍于湖南。為子侄所止。蓋賊臣當(dāng)朝。有廢母之議。公之微意。不欲處亂邦也。平生嗜書。畜古今書籍?dāng)?shù)千軸。手不釋卷。遇小疑。隨手抄記。號習(xí)于文者。則雖卑幼必叩問。倡為古文。以先秦西京為主。而酷好司馬子長。為詩宗盛李。好觀皇明諸家。信陽,北地,鳳洲,滄溟。曠世神交??挥胁徊⑹乐畤@。使公生乎中國。麗澤于嘉隆諸鉅公間。以究其所詣。則方駕并驅(qū)。未知孰為秦楚。耳食之徒。其窺闖公藩垣者。亦鮮矣?;食瘜W(xué)士陸可教,行人熊化兩人序公文曰。有古作者風(fēng)。其真知言哉。公恒言吾東方非無文章。雖名家。不無俚語。此不及中夏云。公書法甚勁。正論者推為永和體。著四書吐釋,馬漢史抄,韓文質(zhì)疑,松都志,朝天錄,朝京唱酬及詩文若干卷藏于家。世道之否泰。系人才之用舍。當(dāng)壬辰之初。公與梧陰公俱起廢?;蚓訋r廊之上?;蛉无o命之重。熸亂底平。宗社再造。事業(yè)炳烺。日晶星煥。若公者。其關(guān)世運之盛衰者非耶。銘曰。
古稱文者,貫道之器。
照燭三才,輝麗萬匯。
人亦有言,不朽盛事。
粵我海東,作者肩比。
體無定位,或三或二。
以古為的,世鮮其至。
公能倡始,手揭赤幟。
文祖先秦,詩宗盛李。
聲因氣成,語由意備。
匯而為淵,渾渾??。
敷而為英,灼灼其花。
皇朝宗匠,信陽北地。
弇園雪樓,互執(zhí)牛耳。
公于其間,思欲方軌。
經(jīng)緯于時,其用也賁。
黼黻王猷,濟艱弘理。
年登大耋,勛紀(jì)太史。
上公之秩,伯仲相倚。
存而三達,猗歟有自。
歿有三立,昧者其起。
龜趺螭首,銘而無愧。
皇明眷四國,惟魯周禮業(yè)。
地近最親順,永世樹藩屏。
憶昨狼狽初,睹機固先炳。
臨危定眾志,決策在俄頃。
國分監(jiān)撫權(quán),勛庸盡寇耽。
崎嶇盜賊內(nèi),跋涉遍江嶺。
勞績在耳目,國人苦引頸。
迨乎王師出,經(jīng)紀(jì)履全慶。
朝廷責(zé)已優(yōu),獎敕原有證。
寶冊尚未頒,前后非一請。
使才必碩儒,大功難茍倖。
延城華國才,世推燕許并。
曾揮辨誣文,凜與秋霜競。
至今國有賴,幾乎墮讒阱。
茲行信有濟,況假驊騮騁。
夫君出南國,屈宋鳴于郢。
登壇睹穾隩,汲古得脩綆。
邇英可復(fù)侍,魚頭固多鯁。
洛下跡未濡,辛壬與乙丙。
古風(fēng)已不復(fù),孰芼參差荇。
才難不其然,是選果脫穎。
珠玉走中原,雄文終一逞。
春風(fēng)出都門,驲快行塵靜。
靈槎近星漢,風(fēng)露衣衫冷。
仙鶴去已遼,空瞻華表影。
崢嶸玉浮圖,聳出云霄迥。
梵院送夜鐘,窗月吐囧囧。
程忙易晨夕,驅(qū)馳敢言病。
大野曠無垠,馬首迷倒景。
醫(yī)閭截北漠,遼左通喉領(lǐng)。
長城秦所筑,延袤萬里永。
今為巨唐有,寧復(fù)事吞并。
四海共一家,前陋痛刬更。
亭屯列地要,折箠制胡命。
海山辟重關(guān),詎恤鳴吠警。
偉哉造化功,萬古仰神圣。
灤河清圣祠,傴僂可酌泂。
滄流浩浩轉(zhuǎn),冥思理煙艇。
臨高足淹留,窮睇忘日竟。
薊門樹如薺,蒼蒼勢綿夐。
樓登潞河驛,江浙連舴艋。
遠柳綠堪畫,明沙雪共凈。
沿途茹景佳,必能助情性。
燕山天府國,繡錯萬街井。
循堤玉河西,煥赫羅宮省。
曉鐘金闕辟,百辟冠佩整。
燭稀曙鴉翔,鹓班序密靖。
雅儀爭先睹,想與中國等。
文章刃發(fā)硎,恢恢迎肯綮。
至誠諒無難,皇旒動頷肯。
朱沈兩閣老,天朝比崇璟。
絲綸掌帝誥,丹青運化柄。
前有再來屬,此遭應(yīng)見省。
和輯固成福,溫良子素行。
此行可申祝,不必詒言諍。
但念掉舌輩,難用繩墨令。
急之恐生疣,須要濟寬猛。
此特過慮耳,裁當(dāng)具朗鏡。
事完可遨游,談勝宜煮茗。
中華文獻地,四方就是正。
弦誦滿皇州,儒教于斯盛。
博雅如吾子,正當(dāng)觀周聘。
風(fēng)雅三百篇,侵淫及衛(wèi)鄭。
入耳則心通,信乎其淵靚。
披謁夫子廟,壇古挾疏杏。
周雅刊石鼓,古器誰與并。
詰曲辭聱牙,讀之口如硬。
韓公文不朽,竊喜載名姓。
涼吹愜春服,彷佛風(fēng)雩詠。
移筇討圜丘,霽色浮金餅。
清風(fēng)散珠箔,影瀉琉璃境。
圣祖配皇穹,玉牌相輝映。
緬想玄至日,陟降致帝敬。
巍巍禮樂備,足以知其政。
觀覽即云富,領(lǐng)略宜撮梗。
佇見干事回,策名參鐘鼎。
如愚曾莫效,圣明姑赦眚。
候子國西門,崇酒捧木癭。
屢拜不一拜,稱賀手至頂。
此實蒼生福,不獨為公幸。
往余庚辰秋茸齋秋水倚檻上卐字為顏同人既贈題成帙越甲申始春齋居枯坐無賴偶憶易庵項叔品題若個有回文之句自補七言排律七十二韻年行及壯方恥茲末技敢云奇字涌出也
膜開寶印動人驚,檻樸初雕質(zhì)意行。
儒樸竟從何習(xí)變,佛文原自有光呈。
徒為素韻循繩矱,止可幽人遠市城。
圖壁屋隅山磊磊,結(jié)廬田次水濙濙。
都言雅式堪風(fēng)儉,競擬奇標(biāo)略制平。
殊未百方隨卐涌,會誰三點任□成。
愉僧得處跏雙膝,怪俗纏時轉(zhuǎn)一睛。
株守只同多角井,括囊難似不觚罌。
須還用拙思褒魯,耐可知雄愿布英。
徂歲憫亡興矚遠,到春迷恨喜懷傾。
軀輕縱舞甘顏渥,相異虛封恥面黥。
雛鳳款扉荊蔭雪,婢魚探沼石涵晴。
芻薪逸許炊茶釜,草藁佳宜襯藥籯。
娛畫借穿松徑杳,苦吟忘映竹窗明。
爐飄縷篆名香爇,帶展柔條異草生。
粗子結(jié)前庭種柏,細音啼外野飛鹒。
朱欞曲折無非字,黝板高懸偶得名。
腴畫竺來馱老馬,雅顏楹定住人清。
孤琴舊取分寥寂,警鶴新貽助嘯鳴。
涂慣晚煙青著案,載多春酒綠留棚。
濡泉冷壤疏栽菊,飾羽鮮囊淺佩蘅。
酥滴露盤銀散液,藻沾風(fēng)研碧滋萌。
鳧翲赤舄遙岑戲,芰紉黃裳下里訇。
奴往屢懷漫字刺,盜趨猶震小音鉦。
廚藏獨快書知秘,匣動嘗憐劍欲擎。
齲漱轉(zhuǎn)丹堅類石,指彈孚缶響逾箏。
咮咮解語雞交耳,粲粲留斑豹引瞪。
辜負覈詩存衛(wèi)鄭,誤傳搜史剩蠻荊。
屠兒市輟翔丸巧,乞子貧回守犬獰。
誣矯雜賓夸入座,冶妖胡婢怨吹笙。
湖旁樹色眉爭碧,閣里霞光舌斗赪。
喁唱每才庾并鮑,記銘疇筆腐參盲。
蘇屠印指占當(dāng)別(塔亦名蘇屠齋在秋涇之陽有塔對牖),□萬齊音譯巳并。
吳處默慚仍進技,項重瞳妒漫連兵。
蕪詩續(xù)歲歡當(dāng)甲,陋室營年窘屬庚。
珠韞衣間窮始覓,鐵聯(lián)門際靜先撐。
租來舊帖金千兩,典去時衣月二正。
污耳畏多談屑瑣,放懷緣懶計馀嬴。
窮途阮氏奚偕返,閉戶顏家?guī)撞㈤o。
孤角有神通虱射,鼎心無怪卻梟烹。
區(qū)分任我為寧我,法各隨卿用自卿。
姝子贈鹽名昔昔,谷中歡宴侑丁丁。
愚堂謂學(xué)能文柳,勝地期參解易京。
巫暴假妖消歲旱,夢通疑義析朝酲。
蒲團穩(wěn)坐舒長晝,枕木欹眠愛短更。
樞冥識知圈外極,象玄思審律中衡。
壺盛墨汁冰凝潤,缽漾簾紋浪簇泓。
銖曳曉星看映帶,玉舂宵雨聽琮琤。
于于醒燕斑梁語,泛泛閒鷗白水盟。
烏發(fā)幻旋螺樣髻,潔牙英發(fā)菡華聲。
須芳撚遍花窺牖,影碎移頻月過帡。
模準(zhǔn)縵回欄楯密,斲方因就斧斤輕。
蛛蟠巧夕秋應(yīng)比,馬負祥河古似爭。
敷卦圣將疑象轉(zhuǎn),下棋仙或詫圍縈。
紆紋黻配姬東避(黻形為亞),整墜旗輸漢北征。
盂列古環(huán)從狩狝(左傳宋公為右盂),錦文回織借娥?。
蘆拈異雁云飏彩,戟景靈烏日耀晶(景讀作影)。
摹就玉章朱志改,煉登磁碟翠題盈。
逋文果否玄成草,現(xiàn)藥真耶紫拾英。
迓我欲周千矩絜,解人祈合六書程。
符心妙字彎兼直,豁眼靈分豎與橫。
膚隱蔡憝還合性,器標(biāo)周艷詎空情。
呼天向敢憑奇問,出戶當(dāng)能盡吉迎。
荷葉折牽閒櫓槳,柳枝垂拂鬧干旌。
吾從好道長無畏,國為憂貧暫不寧。
狐墮半悲人語錯,雉離偏惜物心貞。
拘憂古操愁彈罷,復(fù)旦虞歌樂載賡。
隅坐計功嫻者侍,畝南招隱達夫耕。
瑜瑕判世三生慧,背向摛方一悟精。
顱頂灌光輪信解,發(fā)毫藏剎寶明誠。
驅(qū)魔大咒傳持猛,度鬼諸經(jīng)教演宏。
無佛斷難私著論,鋪箋雜引卐題評。
⑴ □音伊涅槃經(jīng)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字三點若并則不成伊從亦不成如磨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
⑵ 苑師之□西域音萬佛胸前吉祥相也此方相傳作卐
⑶ 華嚴(yán)經(jīng)愿一切眾生得如卐字發(fā)螺文右旋愿意善調(diào)伏牙齒鮮潔如白蓮花文理回成卐字
⑷ 宋蔡京胸前隱起卐字同佛相見夷堅志
⑸ 南唐遺事李后主長秋周氏有焚香器曰卐字金
仲夏,赍奏人回,傳行畿三月念一十八忠授命之事。聞信而于乎有哀,不第為二九流連也。哀國步之斯頻,流離之子悲瑣尾而歌蒙茸。曾晨星之幾見,而一摘于辛卯春仲,再摘于甲午春。三人之云亡,邦家殄瘁,譬彼壞木疾用無枝。誰貪天禍?誰生厲階?是可憂也,亦可畏也。予之合憂畏而潸然出涕,迸淚幽吟,志其名,書其爵,以寵其亡,亦以永其事也。十八人者,大學(xué)士吳公貞毓自盡;理少楊鐘,祿少蔡??,簡討蔣乾昌、李元開,吏科徐極,御史周允吉、李頎、胡士瑞,樞曹趙賡禹、朱東旦,中書任斗墟、易士佳,署正朱議尿,侍衛(wèi)鄭允元,俱殺;刑科張鐫,內(nèi)監(jiān)張福祿、全為國,俱磔。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終須問爾音。
千里徒思奔踶馬,三年頗怪不鳴禽。
榛苓但許依山隰,苗黍虛勞競雨陰。
遠聽獨煩君子訊,西方孰見美人心。
飛潛動植質(zhì)縱殊,何一弗具天地性。
植中君子數(shù)有五,貞介寧隨眾草病。
各各圖貌傳其神,玉磬真稱善起興。
譬三百皆屬風(fēng)人,此是二南非衛(wèi)鄭。
螭坳綈幾延清伴,色映祥霙春始孟。
幾馀命筆聊仿為,寓意要不失乎正。
藝林偶涉那求工,玩物誠恐妨于政。
秦川開夕陽,尼邱降孔圣。
大道合天地,文章日月并。
未逢堯舜禹,空適齊衛(wèi)鄭
大運茍如此,斯民真不幸。
子路已升堂,死不得其正。
所以顏與原,蓬戶甘僻靜。
抱病(庚戌) 清 · 黎簡
我譏盧照鄰,荒代困多病。
后人亦笑我,支離負明圣。
昔聞犬子貧,捷得狗監(jiān)徑。
作賦游天地,致身亦時命。
古者喧千秋,我何守獨行。
甘心食荼檗,苦節(jié)托歌詠。
覃思奏唐虞,堅欲汰衛(wèi)鄭。
風(fēng)雅斯未能,文質(zhì)或偏勝。
短智誠侏儒,高足轉(zhuǎn)徑庭。
惟皇道蕩坦,多士絕鉆競。
冶镕金無言,霜厲鐘自應(yīng)。
靜通進退理,臥識草木性。
夢寐恬風(fēng)波,言語展比興。
茅心但須介,筆舌非敢佞。
致遠恐自泥,知止入于定。
花竹費日月,豪發(fā)數(shù)坼迸。
地萌茁心機,天籟集虛聽。
示病云何滅,益生幸能正。
后途戒突梯,前轍如破甑。
水深土厚重而文,不獨粗材駟鐵軍。
詩首秦風(fēng)無衛(wèi)鄭,禮推關(guān)學(xué)匹河汾。
百年文物聲名后,列郡黌庠陵谷分。
尚憶華陰徵顧李,國初諸老壯榆枌。
⑴ 顧亭林寓華下,與李二曲、李天生交善。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