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弋仲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10 首
真誥曰:楊書右大洞真經(jīng)中篇。今鈔數(shù)行。
扶晨始暉生,紫云映玄阿。
煥洞圓光蔚,晃朗濯曜羅。
眇眇靈景元,森灑空清華。
九天館玉賓,金房煙霄歌。
⑴ 外國呼日為濯曜羅。○真誥協(xié)昌期一?!对娂o(jì)外集》三。
梁寵王召君史問曰。史之記事。
無有遺乎。對曰。
有之。臣楚人也。
請說楚人之遺事。昔聞臣何荒王使釣翁相水。
相置浮宮之所。相用罛釣之處。
翁曰。臣相水多矣。
不能悉說。請說湘江之流。
有礱有瀧。其至險也。
實(shí)回山如斗。?壁若合。
陽崖陰壑。景氣常雜。
崩流激聲??枕懴啻稹?div id="yb6tly5"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0_1367491_comment'>
則有峮??峻束。噴濆觸沃。
沖回瀪漩。圮崖開谷。
故眾聲相喧。積氣相昏。
鼘闐深沈。出入千里。
常如凝陰。是以魚經(jīng)其中。
皆鬣禿鱗脫。眄腮嚅煦。
忽為淵流。瀛瀛油油。
蘊(yùn)淳無聲。島嶼若浮。
則有厭波濤湍險之苦者。必于其閒養(yǎng)鱗讓鬣。
休游施舒。如此之處。
皆曰魚都。君王審之。
無易此乎?;耐跆鲊@曰。
釣翁皂父。其思隘歟。
乃欲置吾于湘水一曲。釣羅病魚。
吾自相水洞庭可矣。于是命造罛釣。
于是命造浮宮。令罛釣所至。
淵無藏龍。令浮宮所狀。
與仙府比同。宮有天?龍殿。
當(dāng)居史端。實(shí)孁巫鬼祝女。
司宮侍何荒王。而公族國卿。
莫得至焉。宮有艎臺揭拔。
類擬天都。薰珍鈿涂。
纓佩垂紆。金珠玉爐。
蕭漻清泠。苾馥芬敷。
臣何荒王于此臺上。與妊女嫭姝。
雙歌閑徐。娭然自娛。
宮有艂堂??房。?館艨廊。
載戲兒奴妓官。諧奴內(nèi)臣。
宮姥優(yōu)倡。及玩器不名。
戙維宮傍。宮有聯(lián)?(舟需)。
負(fù)土以為??囿。囿多夭草媚木。
淫禽丑獸。宮有海之闕。
仡倔解懸。左曰瑞風(fēng)。
右曰祥煙。宮有四門。
青氣白云。丹景元寒。
然后始為鹢城。匝宮屯備。
交戰(zhàn)禁御。??羅攢峙。
其馀駭鯨之艆。飛龍之舫。
鳧艋鶴??。羅宮上下者。
千里相望。浮宮可御。
罛釣無成。臣何荒王乃浮浮宮于都龍之漩泠。
出洞庭之南渶。將觀蠻師夷人。
與漁者試罛釣于沅湘會浘。臣何荒王始見積魚之山。
而喜色未起。及見罘猶畜。
委釣未施。已瀠洄淵洑。
周袤千里。罛中之魚。
皆觸蹙鍛駭。投跳委壘。
可以薦車。臣何荒王輦于其上。
而心始喜。是日置魚監(jiān)。
拜網(wǎng)尉。釣尹司綸。
各有等次。又有類龍學(xué)鰉。
肘釣?劍。鵬騰鶚躍。
潛深錯??。得怪魚狀龍者。
皆差授官爵。寵王聞之喜曰。
吾國無有長流激湍。平湘大淵。
而不知有此樂也。始知城池宮館。
為拘我之邸。山澤鷹犬。
為勞我之方。當(dāng)誦記所聞。
歸學(xué)而主。君史證曰。
不然。須臣言已。
或可聽焉。臣聞浮宮之成也。
臣何荒王令偫臣。有后為浮司不為浮茅者族。
百姓能率為浮家共為浮鄉(xiāng)者復(fù)。男子能湍游上下者為王賓。
女子能淵居移日者為王嬪。未及一年。
遂變楚俗。川原有楚室之鄉(xiāng)。
江湖有駢舟之曲。家見湍上之悲。
戶聞臨淵之哭。時野有嘆曰。
嗚呼。有國者非喜愛亡國。
有家者非喜愛亡家。當(dāng)取其亡也。
如喜愛者耶。今君上喜愛浮宮罛釣。
令臣下喜愛浮司浮鄉(xiāng)。吾恐君臣各迷。
而家國共亡。此實(shí)楚正士嘆臣何荒王。
臣愿君王驚懼為心。指此為箴。
吳景元江皋云臥 明 · 王恭
七言律詩
宦游西上正紛紛,何事江皋獨(dú)臥云。
夢里杜蘭隨意綠,鏡中魚鳥向人分。
潮歸沙館當(dāng)窗見,漁唱楓洲卷幔聞。
身外浮名都不系,唯應(yīng)林叟得逢君。
寄李太守 明 · 吳儼
七言絕句
仙翁長日愛彈棋,敵手于今更有誰。
聞?wù)f西鄰姚弋仲,未曾戰(zhàn)北氣先衰。
萬歷壬午三月九日丁卯。左贊成錦陽君吳公。卒于羅州廣山之第。訃聞。輟朝。致吊祭賻。越三月仲夏十五日壬申。禮葬于涌珍山先塋之側(cè)。其原坐艮面坤。先葬。公之外甥禮曹參議慎公喜男。以行狀示德水李珥。求幽堂之銘。珥重之不敢諾。則曰。子典文衡。職不可辭。卜得日促曰。志不具。無以掩。珥乃因狀以敘曰。公諱謙。字敬夫。系出羅州。遠(yuǎn)祖季真。是高麗中郎將進(jìn)士贈純忠積德補(bǔ)祚功臣,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錦城君諱慎中。是公曾王考。精忠出氣敵愾功臣。嘉善大夫。羅城君。贈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襄平公諱自治。是公王考。富平都護(hù)府使。贈崇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判義禁府事,羅原君諱世勛。是公考。平山申氏。黃海道觀察使諱自準(zhǔn)之孫。宗親府典簽贈議政府左參贊諱末平之女。贈貞敬夫人。是公妣。考妣之贈。以公貴也。羅原前娶金氏。亦贈貞敬夫人。公于弘治丙辰九月甲辰。生于京都好賢坊第。幼而穎悟。材氣夙成。受業(yè)于柳君藕。藕于斯文。推為長者。公舅申判書鋿。才公之質(zhì)。亟稱許焉。公年二十七。中嘉靖壬午進(jìn)士。以胃疾不能居泮。申公懼不第。乃于乙酉。薦授瓦署別提。數(shù)年例升主東部簿。即遷司憲府監(jiān)察。出監(jiān)南平縣。蒞事明果。強(qiáng)畏弱懷。壬辰冬。擢文科第二名。仍治南平。越三年。辭疾解綬。明年。授宜寧縣監(jiān)。邑甚弊。賴公經(jīng)畫。得復(fù)穌。久之坐法罷。庚子。拜禮曹佐郎。旋升刑曹正郎。俄拜司諫院獻(xiàn)納。始參從臣之列。自是歷侍講院文學(xué)弼善,司憲府持平掌令,弘文館校理副應(yīng)教。累揚(yáng)清秩。壬寅。以內(nèi)贍寺僉正。挈眷歸養(yǎng)母夫人于羅州。明年。授南原府使。甲辰。監(jiān)司宋公麟壽。上其治行之最。升通政。丙午。入拜兵曹參知。丁未。尹全州府。是歲。參仲朔功臣宴。以恩例升嘉善封君。以親老常乞補(bǔ)外。歷潭陽府使,光州牧使。甲寅。丁內(nèi)憂。丙辰。服闋。以戶曹參判被召。轉(zhuǎn)兵曹參判,大司憲。俄還兵亞兼同知春秋館事。戊午。出按嶺南。冬。引疾歸鄉(xiāng)。己未。特升資憲。判禮曹。歷大司憲,戶刑兵吏四曹判書 兼世子賓客 知經(jīng)筵事 都總府都總管。辛酉。加正憲。拜左參贊。甲子。升崇政。判中樞府事。厥后。再判兵,吏曹。三拜贊成。兼判義禁府事。隆慶庚午秋。以左贊成謝病乞假。南歸舊業(yè)。遂不復(fù)還朝。公天資溫雅。處事詳慎。中外所歷多舉職。長于吏才。剖決如流。平生不喜發(fā)人過失。謇諤雖不外形。內(nèi)有所守。大被尹元衡所忌。累欲中而不售。則其不阿權(quán)貴可見。第于丁巳作都憲也。同僚有誣擠士林者。公不克抑。以此清望少減。至于人相被劾。然知公者。謂公心事無他。必有能辨之者。家食頤神。閉戶看書??椭?。多不得見。自以多疾。博涉醫(yī)方。頓悟攝生之要。常以簡靜自樂。飲食起處。皆中節(jié)宣。居鄉(xiāng)與物無忤。閭里斂衽無閒然者。主上累令本道監(jiān)司。賜以優(yōu)老之資。享清閒之福者。十有三年。壽八十七。考終于正寢。官庀葬具。終始哀榮。死生無憾焉。公娶竹山安氏。安氏之考慥。是牧使子誠之子。參判迢之孫也。夫人與公同年生。先公二十九年而歿。贈貞敬夫人。今公之墓。占夫人墓西。生一男五女。男彥厚。以蔭補(bǔ)官。歷典稷山,臨陂。今以南平縣監(jiān)遭艱。婿長即慎參議。次鄭師尹。歸厚署別提。曰權(quán)大勛。振威縣令。曰尹霙。曰柳亨進(jìn)。典獄署奉事。孽子曰彥寬。女適宗室鳳林令彥璘??h監(jiān)娶契氏。只有一女。適士人李活。參議生四男一女。男長馀慶。今宰鎮(zhèn)安縣。次彥慶。文科。黃海都事。次重慶,介慶。俱業(yè)文。女適士人玄德亨。別提生一男一女。男暹。漢城府參軍。女適士人鄭瓚??h令生一男四女。男曰鹍。女適金光彧,申應(yīng)矩,閔恪。皆士人。而應(yīng)矩是上舍生。一女幼。尹霙。夫妻皆夭。無后。亨進(jìn)生男女七人。男長瑛。馀幼。銘曰。
士有登仕,式官為家。
白首執(zhí)板,孰遁是嘉。
公躋貳公,來去重輕。
引年勇退,弊蹤簪纓。
優(yōu)游桑梓,抱澹肥貞。
鄉(xiāng)推達(dá)尊,朝遠(yuǎn)令儀。
舍車趾賁,戀主心違。
北方之人,議公是非。
公豈慍悶,斷乎自諶。
玄室有刻,用昭厥潛。
延平府院公一日抵余泣而曰。先公之亡。吾年始一周。今垂八十矣。先妣之亡。吾官才州府。今位極人臣矣。生不識父顏。祿不及榮養(yǎng)。終天之痛。曷有窮已。先公生于嘉靖庚辰。卒于戊午。得年三十九。先妣生于嘉靖壬午。卒于萬歷壬子。得年九十一。距先公之亡。已五十五年矣。不肖孤于序最季。諸兄皆弱不振。先公平日志行。無從知記。先妣常語不肖孤曰。汝家族大。先舅牧使公以己卯名人。賢聲藉甚。諸子侄皆能謹(jǐn)守庭訓(xùn)。人謂汝家法家。汝父聰穎異凡兒。孝友出天植。牧使公甚器重之。常見汝父奉子職之外。杜門讀書。不事交游。唯與判書吳祥、承旨柳布霖相友善。許以知己。為忘形之交。恒以養(yǎng)菊為居家之樂。頗有悠然自得之趣。其于生產(chǎn)作業(yè)。一切世事。泊如也。其言與行之在于外者。吾不能知。此特記其所曾聞?wù)叨嫒?。汝其記之。言常在耳。而先妣之下世。亦二十年所矣。先妣性?yán)毅。家政肅如朝典。教子女御僮使。咸有法式。諸子雖長大有過。輒撻之不饒。家貧手自紡績。篝燈達(dá)曙以勸讀。使諸子皆能力學(xué)砥行。府院公之歷踐州郡。未嘗以一事于求。人有請者則曰。事若是。必不待吾言。事若不是。吾不忍以非道教子。其廉謹(jǐn)識理如此。府院公又汪然大戚曰。先公懿行嘉言。想不為不多。拾聞于先妣之所詔者若此而止。不肖孤老且聵。誠恐一朝溘然。并與拾聞?wù)叨鴫嬍o傳。墓道尚闕顯刻。治石以待久矣。敢徼惠公之一言。以不朽吾先公。噫。公之先公。余之再從兄也。雖年序邈然未及參拜。嘗聞吾先子之言矣。敢以先今所記睹者。詮次其槩。而并敘世系及子孫如左。公諱廷華。字某。不仕早卒。以府院公之貴。累贈純忠積德秉義補(bǔ)祚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lǐng)議政兼領(lǐng)經(jīng)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jiān)事延城府院君。世傳延安之李。來自唐中郎將李茂。以蘇定方副將。平百濟(jì)。留仕新羅。賜籍于延安。后分為三宗。譜牒逸莫可考。麗朝有諱賢呂。判府監(jiān)。是其遠(yuǎn)祖。四傳而至諱孝信。版圖判書。生諱宗茂。戶曹典書。生諱懷林。贈左議政。生諱石亨。錄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謚文康公。號樗軒。三魁盛名。獨(dú)鳴千古。生諱渾。文科掌令贈吏曹判書。生諱壽長。大護(hù)軍。生諱巙。于公考也。早從趙靜庵游。自玉堂南床。歷揚(yáng)華要。逮乙巳士林獄起。出為楊州牧使。卒官僉知。妣全義李氏。都事震孝之女。配安東權(quán)氏。左參贊花川君襄平公瑊之曾孫。青松府使镕之女。生三女四男。男長曰寶。次曰賡。次曰資。次曰貴。即府院公。女長適侍直元虎武。次適監(jiān)察俞大俶。次適蘇千善。寶生一子三女。子時達(dá)縣監(jiān)。女適生員林逸。次適吳悌甲。次適生員柳秀春。賡生一子一女。子時敏主簿。女適都正洪汝翼。資無子。時聃為后。府院公娶張旻之女。生三子四女。男長時白。延陽君。今江華府尹。次時聃。通政金堤郡守。次時昉。延城君。女長適金自兼。無后。次佐郎邊慶胤。次修撰金卨。次縣監(jiān)金慶馀。元虎武生宗植。宗植生履吉。皆縣監(jiān)。女適縣監(jiān)李昌源。俞大俶生三子二女。子俞孝曾、友曾、悌曾。孝曾子?xùn)p悌曾。有四女一子幼。女適吳以寬。生子燦。判官。次適虞候蘇蕙。生二子二女。子尚謙、尚賢。女長適陳瀹。林逸生二女。長適縣監(jiān)鄭崇衍。次適樸漢亮。時達(dá)生二子三女。長博、次悌。女長適金鏡。次適白弘濟(jì)。吳悌甲生子慶長。柳秀春生五子一女。皆幼。蘇千善生一子一女。子允沃。女適李廷鴻。時敏生三子二女。子怗、惠、恰。女適趙廷坤。洪汝翼生三女。適姜壽賢、崔磚。延陽生三子二女。子長恪。判官。恪生二子二女。皆幼。次僩。察訪。次悅。女長適郡守金鍊。金堤生四子一女。子長憕。縣監(jiān)。次惇。生子女。次歡。生子。次忭。女適尹惟益。邊慶胤生子命益。延城生三子三女。子長恢。馀幼。女長適韓以平、金卨、金慶馀。皆生二子一女。幼。嗚呼盛矣哉。夫?yàn)樯贫鵁o不報者。天之道也。不于其躬。則昌其后者。理之常也。我李積德百年。代有聞人。子孫雖貧且賤。率多良善拙樸。未見有傾巧詐偽之態(tài)。是蓋祖先之遺也。議政公以名父之子。惇行孝悌。自力為善。沖澹守志。不求人知。雖命途苦短。潛德隱行。世未及知。而天已先知。故至于府院公。始大發(fā)焉。府院公在襁褓已失怙。早從師友。能自樹立??犊米h論。常慕古人奇節(jié)。不事細(xì)行曲謹(jǐn)。卒能辦擎天浴日之功。勛名震世。朝夕且將入相。諸子皆謹(jǐn)厚以忠自顯。祗慎事職。金貂映座。袍笏滿床。府院公之福祿。蓋未艾也。天之報施善人。懸契不爽。有如是夫。大夫人雖早寡。恒以禮法訓(xùn)子弟。府院公中壬午司馬。又以安山郡守。中癸卯文科。板輿之樂。喜慶之筵。世皆榮之。而府院公歷典五邑。備享專城之奉。府院公之夫人張氏。賢且至孝。事姑色養(yǎng)無違。力貧具脂瀡。絕不示寠色。常使大夫人樂焉。年逾九十。精力不衰。生能見子孫之榮。沒能盡封贈之典。大夫人之福。不既備乎。葬在高陽某山某向原。與公同塋銘曰。
孰短其脩,孰窒其通。
壽吾不知,命系其逢。
既嗇其施,乃積于躬。
積之伊何,惟孝惟忠。
孰當(dāng)其隆,公有季子。
福祿功業(yè),隆其未已。
寔惟光前,奚但趾美。
凡我子孫,宜知所自。
① 秦苻健,蒲洪子,以辛亥即天王位,四年,卒。子生嗣,二年。東海王堅殺之自立。堅,雄之子;雄,健之弟也;二十八年,出奔萇,萇執(zhí)縊之。子丕嗣,一年,慕容永攻鄴,殺之。子登嗣,八年,姚興攻殺之。子崇嗣,一年,涼乾歸攻殺之。健、生、堅、丕、登、崇,起辛亥,至甲午,共四十四年。后秦姚萇,弋仲子,襄之弟,以丙戌取長安,稱帝,八年。子興嗣,二十二年。子泓嗣,二年,丁巳,劉裕執(zhí)送建康,斬之。共三十二年
蒲洪,氐也;事石氏,鎮(zhèn)關(guān)中。石閔言于遵,罷其都督,怒歸枋頭,遣使降晉。秦雍流民,相率歸洪。子健在鄴,斬關(guān)出奔。石氏既滅,洪與姚弋仲爭據(jù)關(guān)右。弋仲,羌也;遣其子襄擊洪。洪迎擊,破之,自稱大都督、三秦王,改姓苻。洪卒,健嗣。既入長安,獻(xiàn)捷建康,于是秦雍夷夏皆附。既即天王位,而號秦,稱帝,亦憑晉威靈以成其僭竊耳。弋仲以是年卒,命諸子歸晉,永執(zhí)臣節(jié)。仲雖夷,而有向華之心,宜其直勇著聲,耆艾卒保忠信之福,良不誣矣。子襄歸晉,屯于歷陽。殷浩乃惡其強(qiáng)盛,刺之襲之。山桑伏甲,誠非襄之得已。后為桓溫所敗,復(fù)圖關(guān)中,見殺于秦,亦其命也。襄弟萇,以眾降秦。秦主健卒,子生無道,東海王堅殺之而代立。專任王猛,秦國大治。伐燕圍鄴,執(zhí)燕主煒。后復(fù)寇梁益,取成都,俘索頭,屠龜茲。海內(nèi)之地,集有其八。獨(dú)奈何違景略寢疾之言,墜垂萇開釁之計。方謂投鞭斷流,疾風(fēng)掃葉如吾眾;豈意單騎中矢,唳鶴聞聲皆晉兵。繇此慕容垂自稱燕王,姚萇自稱秦王,不旋踵而五將山出奔,新平寺繯首。攻長安者,西燕主沖也??O堅者,后秦王萇也。萇取長安,遂稱帝,而號秦矣。堅子丕,為西燕永所殺。丕子登,為萇子興所殺。登子崇,為涼乾歸所殺。論者以堅之亡,由不殺垂、萇,不知垂、萇皆秦駿也。馭之得其道,則兩驂如舞;失其道,則六馬齊奔耳。萇卒,興嗣,孜孜求賢,觀其責(zé)梁喜乏才之對,謂“自古帝王未嘗取相于昔人,待將于將來”,非深明治體者,能作斯語乎?惜其聽講沙門,空師羅什。子泓弗負(fù),懸首建康。系羌運(yùn)之既窮,抑新平之業(yè)報?要之違弋仲之遺訓(xùn),故雖竊位號于一隅,終絕種類于三世耳。嗚呼!中國之盛也,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中原之亂也,同此氐、羌,自帝而卒替,自王而卒亡。觀于苻、姚之興廢,亦當(dāng)世得失之林也。
蒲洪姚仲皆人杰,石氏將傾方并作。
蒲節(jié)初飄五丈形,草苻獨(dú)震三秦魄。
老羌赍志不忘華,遺言歸晉知所托。
氐運(yùn)當(dāng)興襄遂窮,羌萇自此歸苻索。
未煩苻健哭元才,且看東海任景略。
取燕并蜀夏夷兼,五胡之盛疇相若。
驕主疲民百勝馀,逞心逸志誰堪格。
漫侈投鞭欲斷流,豈知單騎還驚鶴。
氐衰羌盛亦尋常,新平縊主何太薄。
丕登及崇須臾滅,秦雍總為諸夷擴(kuò)。
萇取長安曰后秦,子興帥眾未全弱。
姚泓弗負(fù)秦始削,建康懸首晉非虐。
區(qū)區(qū)江左承正朔,破氐滅羌如振落。
氐羌?xì)w晉作晉仇,天終為晉鋤叛虐。
圣廟忠節(jié)襄平公,公所撰書惜未見,公自作歌蒙難中。
維時十有二年癸丑冬,三桂叛,延齡從。
廣西巡撫鐵男子,御衣賜著何從容。
遺之大帽發(fā)沖怒,瀝血縋城達(dá)三疏。
自經(jīng)不得又復(fù)引佩刀,鎮(zhèn)粵公能邀一顧。
囚首排閶擊笏樓,疾風(fēng)授命烏金鋪。
闔門百口視如歸,白日青燐莽回互。
拘囚方四年,幽憤草圣傳。
鉤摹十二帙,草字雜體無斯全。
斯非皇象《急就篇》,又豈浮屠永素能專前。
正書況釋顧姬筆,姬亦從公奮死歸于天。
嗚呼,瘞骨處,廣福寺。
黑塔村,碑御制。
撫蠻滅寇將軍又死傅弘烈,巡遠(yuǎn)雙忠祠八桂。
憲皇恤先臣,廟入昭忠仍諭祭。
本朝元?dú)鈽O盛諸公生。
淋漓頸血為君父,亦既青史名其名。
君不見,以炭畫壁范忠貞。
⑴ 「鐵男子,不怕死」,延齡謂公也。
⑵ 時與公同處而被殺者,公以下十二人。與公別居而自殺者,夫人以下七人。后此死公難者,主仆男婦十九人。先此,凍饑死囚所者十三人。又院丞唐正發(fā)負(fù)公子歸京師,其家被殺者三人。先后殉節(jié)五十四人,其姓名失記而死者不在焉。
⑶ 唐裴行儉撰《選譜》《草字雜體》數(shù)萬言。
拜塋瞻慕地,延佇我思悠。
冠冕羅麗古,典型巾舄留。
巍勛麻誥煥,令德裔孫庥。
短柏殘松里,徊徨駐去騮。
張侯二十強(qiáng),已學(xué)萬人敵。
四七建旗鼓,蕩決走南北。
投壺謝多馬,解甲遂斂翼。
王城三年住,大海六月息。
《陰符》蝕秋雨,青春送白日。
玄黃野血亂,袖手養(yǎng)淵默。
邂逅羈旅中,屯邅引佳覿。
初見相勞苦,深語倍溫克。
昨來更殷勤,念我懸磬室。
謂可恣取求,袱被數(shù)晨夕。
金門一囊粟,與共尚有力。
賤子感且辭,齒粲淚暗滴。
安得長者言,溫馨暖立壁。
床頭金未盡,舊館足容膝。
無為使君累,政用自鞭策。
憶在光宣朝,珂鄉(xiāng)弄刀筆。
戴星雖疲勞,省己多闕失。
才賢幸匡救,父老寬刻責(zé)。
昔年甘苦事,都化煙云跡。
惟馀香火情,異代猶不隔。
窮老眾吐棄,溝壑分所得。
假令一瓶缽,墟里傳而食。
庶幾相招邀,勿慮被呵叱。
充君解推意,茲愿儻可必。
方今海南州,魚尾燒天赤。
鯨蛟各磨牙,人命賤蟣虱。
曷不投袂起,大云蔭火宅。
山民耐征戰(zhàn),私廩尚豐實(shí)。
異軍成一隊(duì),士勇吏悃愊。
運(yùn)以豈弟心,治以清靜律。
剝復(fù)汔小休,理數(shù)有終極。
壺漿羅馬首,驕將定傳檄。
撥亂反之正,功成就耕織。
腐儒無見逾,長揖參寸尺。
詩新荔子熟,惠州飯飽吃。
便當(dāng)行荷鍤,醉死笑啞啞。
斯言如夢囈,此計關(guān)家國。
赤亭姚弋仲,我敬公所昵。
同來聽荒雞,起舞霜月白。
愿言厲毛錐,攘襟二豪側(cè)。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