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813,分58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唐 元稹 779 - 831 二十三首劉禹錫 772 - 842 十二首 | 爾母溺情連夜哭,我身因事有時悲。 鐘聲欲絕東方動,便是尋常上學時。 十月辛勤一月悲,今朝相見淚淋漓。 狂風落盡莫惆悵,猶勝因花壓折枝。 自嘆旅人行意速,每嫌杯酒緩歸期。 今朝偏遇醒時別,淚落風前憶醉時。 醉伴見儂因病酒,道儂無酒不相窺。 那知下藥還沽底,人去人來剩一卮。 勸君休作悲秋賦,白發(fā)如星也任垂。 畢竟百年同是夢,長年何異少何為。 郵亭壁上數(shù)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 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 朧明春月照花枝,花下音聲是管兒。 卻笑西京李員外,五更騎馬趁朝時。 金鑾殿里書殘紙,乞與荊州元判司。 不忍拈將等閑用,半封京信半題詩。 宋玉秋來續(xù)楚詞,陰鏗官漫足閑詩。 親情書札相安慰,多道蕭何作判司。 曾經(jīng)綽立侍丹墀,綻蕊宮花拂面枝。 雉尾扇開朝日出,柘黃衫對碧霄垂。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后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只去長安六日期,多應(yīng)及得杏花時。 春明門外誰相待,不夢閑人夢酒卮。 憶君無計寫君詩,寫盡千行說向誰。 題在閬州東寺壁,幾時知是見君時。 比因酬贈為花時,不為君行不復知。 又更幾年還共到,滿墻塵土兩篇詩。 瘴塞巴山哭鳥悲,紅妝少婦斂啼眉。 殷勤奉藥來相勸,云是前年欲病時。 眼中三十年來淚,一望南云一度垂。 慚愧臨淮李常侍,遠教形影暫相隨。 休遣玲瓏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詞。 明朝又向江頭別,月落潮平是去時。 卻報君侯聽苦辭,老頭拋我欲何之。 武牢關(guān)外雖分手,不似如今衰白時。 蕊珠深處少人知,網(wǎng)索西臨太液池。 浴殿曉聞天語后,步廊騎馬笑相隨 莫畫長眉畫短眉,斜紅傷豎莫傷垂。 人人總解爭時勢,都大須看各自宜。 弄玉潛過玉樹時,不教青鳥出花枝。 的應(yīng)未有諸人覺,只是嚴郎不得知。 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斗贏時。 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鞦韆別有期。 勸爾諸僧好護持,不須垂釣引青絲。 云山莫厭看經(jīng)坐,便是浮生得道時。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顧一相思。 朝來樂府長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詞。 日暮江頭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溪中士女出笆籬,溪上鴛鴦避畫旗。 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妓采茶時。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玉馬朝周從此辭,園陵寂寞對豐碑。 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guī)。 玉兒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隨秋草萎。 唯見芙蓉含曉露,數(shù)行紅淚滴清池。 ⑴ 后魏元樹,南陽王禧之子。南陽到建業(yè),數(shù)年后北歸。愛姬朱玉兒脫金指镮為贈,樹至魏,卻以指钚寄玉兒,示有還意 庾令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終須買取名春草,處處將行步步隨。 當初造曲者為誰,說得思鄉(xiāng)戀闕時。 滄海西頭舊丞相,停杯處分不須吹。 一紙書封四句詩,芳晨對酒遠相思。 長吟盡日西南望,猶及殘春花落時。 飽霜孤竹聲偏切,帶火焦桐韻本悲。 今日知音一留聽,是君心事不平時。 白馬津頭春日遲,沙州歸雁拂旌旗。 柳營唯有軍中戲,不似江南三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