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4133七絶 30813五律 16782七律 26948五排 1128七排 215 1787四言 336六言 374古體 6668樂府 427 36 424 88辭賦 29琴操 12 102其他 436聯(lián) 439
共215,分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元稹 779 - 831 一首
白居易 772 - 846 三首
高適 700 - 765 一首
方干 809 - 888 二首
李郢 一首
皎然 720 - 800 一首
貫休 832 - 912 二首
魚玄機 844 - 868 一首
梅堯臣 1002 - 1060 一首
黃庭堅 1045 - 1105 一首
華鎮(zhèn) 1051 - ? 一首
夏竦 985 - 1051 一首
寇準(zhǔn) 962 - 1023 一首
張嵲 1096 - 1148 三首
強至 1022 - 1076 二首
李廌 1059 - 1109 一首
李綱 1083 - 1140 一首
楊億 974 - 1020 二首
楊天惠 一首
樓鑰 1137 - 1213 一首
汪元量 1241 - 1317 一首
石介 1005 - 1045 一首
舒岳祥 1236 - 1136 一首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824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排律
山容水態(tài)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日映文章霞細(xì)麗,風(fēng)驅(qū)鱗甲浪參差。
鼓催潮戶凌晨擊,笛賽婆官徹夜吹。
喚客潛揮遠(yuǎn)紅袖,賣壚高掛小青旗。
剩鋪床席春眠處,乍捲簾帷月上時。
光景無因?qū)⒌萌?,為郎抄在和郎詩?div class="nq3mspd" id='poem_sentence_5_6707_comment'>
重題別東樓(824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排律
東樓勝事我偏知,氣象多隨昏旦移。
湖卷衣裳白重疊,山張屏障綠參差。
海仙樓塔晴方出,江女笙簫夜始吹。
春雨星攢尋蟹火,秋風(fēng)霞飐弄濤旗。
宴宜云髻新梳后,曲愛霓裳未拍時。
太守三年嘲不盡,郡齋空作百篇詩。
⑴ 馀杭風(fēng)俗,每寒食雨后夜涼,家家持燭尋蟹,動盈萬人,每歲八月,迎濤弄水者,悉舉旗幟焉
追歡偶作(839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排律
追歡逐樂少閑時,補貼(一作帖)平生得事遲。
何處花開曾后看,誰家酒熟不先知。
石樓月下吹蘆管,金谷風(fēng)前舞柳枝。
十聽春啼變鶯舌,三嫌老丑換蛾眉。
樂天一過難知分,猶自咨嗟兩鬢絲(蘆管柳枝已下,皆十年來洛中之事)
朝問此心何所思,暮問此心何所為。
不入公門慵斂手,不看人面免低眉。
居士室間眠得所,少年場上飲非宜。
閑談亹亹留諸老,美醞徐徐進一卮。
心未曾求過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時。
此心除自謀身外,更問其馀盡不知。
寄宿田家 盛唐 · 高適
七言排律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
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
客來滿酌清尊酒,感興平吟才子詩。
巖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里隱鸕鶿。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無心怯路岐。
今夜只應(yīng)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燕雀 桃葉
貴達(dá)合逢明圣日,風(fēng)流又及少年時。
才因出眾人皆嫉,勢欲摩霄自不知。
正直(一作迢遞)早年聞苦節(jié),從容此日見清規(guī)。
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
閑話篇章停燭久,醉迷歌舞出花遲。
云鴻別有回翔便,應(yīng)笑啁啾(一作噍)燕雀卑。
獻王大夫 唐 · 方干
七言排律
引用典故:非熊 巢由 諫獵 桂枝
高情不與俗人知,恥學(xué)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詔出溪遲。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筆皆成典誥詞。
一鶚難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師。
賢臣雖蘊經(jīng)邦術(shù),明主終無諫獵時。
莫道百僚憂禮絕,兼聞七郡怕天移。
直緣材力頭頭贍,專被文星步步隨。
不信重言通造化,須臾便可變榮衰。
⑴ 大夫佳句云“珠箔卷繁星,金樽瀉明月”,行于世
引用典故:大鵬飛 擊珊瑚 一陽生
一陽生后陰飆竭,湖上層冰看折時。
云母扇搖當(dāng)?shù)钌?,珊瑚樹碎滿盤枝。
斜汀藻動魚應(yīng)覺,極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淺中留瓦礫,日光寒外送漣漪。
崖崩葦岸縱橫散,篙蹙蘭舟片段隨。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fēng)吹。
重聯(lián)句一首 唐 · 皎然
七言排律
相將惜別且遲遲,未到新豐欲醉時(幼平)
去郡獨攜程氏酒,入朝可忘習(xí)家池(羽)
仍憐故吏依依戀,自有清光處處隨(述)。
晚景南徐何處宿,秋風(fēng)北固不堪辭(晝)。
吳中詩酒饒佳興,秦地關(guān)山引夢思(藻)。
對酒已傷嘶馬去,銜恩只待掃門期(煢)。
賀鄭使君(875年) 五代 · 貫休
七言排律
引用典故:劉寬 蜂蠆 葑菲
三衢蜂蠆陷城池,八詠龍韜整武貔。
才諭危亡書半幅,便思父母淚雙垂。
戈收甲束投仁境,汗浹魂飄拜虎旗。
死地再生知德重,精兵連譀覺山移。
人和美葉禎祥出,陣善深為典教推。
仗信輸誠方始是,執(zhí)俘折馘欲何為。
清威嚴(yán)令無纖??,長路深山不拾遺。
七邑恩波歌浩渺,一方云物自鮮奇。
天文仰視同諸掌,劍術(shù)無前更數(shù)誰。
戰(zhàn)馬閑眠汀草遠(yuǎn),秋鼙乾揭岳霞隳。
義為土地精靈伏,仁作金湯鐵石卑。
龔遂劉寬同煦嫗,張飛關(guān)羽太驅(qū)馳。
笙歌席上偏憐客,刀劍林中亦念詩。
縠渚美為長飲水,金山高作受降碑。
時猶草草秋方盡,陳是堂堂孰敢窺。
寵渥豈唯分節(jié)鉞,勛庸須勒上鐘彝。
神資天贊誰堪比,名遂功成自不知。
捲箔倚闌云欲雪,擁壚傾榼酒如飴。
扶堯社稷常憂老,到郭汾陽亦未遲。
釋子沾恩無以報,只將葑菲賀階墀。
⑴ 時公檄書才去,即便歸降,來款云:思父母則血淚雙垂,憶兄弟乃江山隔越
贈楊公杜之舅(878年) 五代 · 貫休
七言排律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徵入萬民悲。
風(fēng)云終日如相逐,雨露前程即可知。
畫舸還盛江革石,秋山又看謝安棋。
談諧盡是經(jīng)邦術(shù),頭角由來出世姿。
天地事須歸橐籥,文章誰得到罘罳。
扣舷傍島清吟健,問俗看漁晚泊遲。
霞影滿江搖枕簟,鳥行和月下漣漪。
周秦漢魏書書在,麟鳳龜龍步步隨。
金殿恩波將浩浩,圭峰意緒謾孜孜。
郡中條令春常在,境外歌謠美更奇。
道者藥壚留要妙,林僧禪偈寄相思。
王楊盧駱真何者,房杜蕭張更是誰。
應(yīng)念衢民千萬戶,家家皆置一生祠。
春情寄子安(862年1月) 唐 · 魚玄機
七言排律
山路敧斜石磴危,不愁行苦(一作路)苦相思。
冰銷遠(yuǎn)澗憐清韻,雪遠(yuǎn)寒峰想玉姿。
莫聽凡歌春病酒,休招閑客夜貪棋。
如松匪石盟長在,比翼連襟會肯遲。
雖恨獨行冬盡日,終期相見月圓時。
別君何物堪持贈,淚落晴光一首詩。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1057年) 北宋 · 梅堯臣
七言排律
嘗聞蜀國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詩。
日愛西湖照空(朱校:疑宮誤)錦,醉看春雨洗燕脂。
郡無公事中園樂,民喜群邀匝樹窺。
望帝鳥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時。
鮮深淺非有染,解賦才華未得知。
聞?wù)f趙昌今已老,試教圖畫兩三枝。
⑴ 據(jù)殘宋本,萬歷本、宋犖本作晨
⑵ 據(jù)殘宋本,萬歷本、宋犖本作高
先生行樂在清溪,滿世功名對畫脂。
一道寒波隨眼凈,百年高柳到天垂。
昔人無處問誰氏,遺礎(chǔ)有情猶舊基。
猿鶴至今煙慘淡,賢愚俱盡水漣漪。
四時相及漏催滴,萬事不疑冰泮澌。
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苧與天隨。
宮使蔡太師壽詩 北宋 · 華鎮(zhèn)
七言排律
天貽真宰贊重熙,何日來符命世期。
五夜燕游元夕后,三陽交泰上春時。
維師事業(yè)前無呂,先覺心靈世有伊。
首斡化機熙帝載,暫休祠館動民思。
和羹終付鹽梅手,仗節(jié)難稽柱石姿。
華屋早開丞相第,袞衣新賦我公詩。
緗桃滿院光風(fēng)轉(zhuǎn),素李成蹊淑景遲。
鼎席具瞻何所愿,祝公眉壽等蓮龜(以上《云溪居士集》卷一二)。
奉和御制奉祀禮成宴 北宋 · 夏竦
七言排律
真場薦鬯方回蹕,泰畤欽柴既受禧。
璧散九行頒寵宴,翠緌三接慶昌期。
露晞朝景彰慈渥,風(fēng)扇微和表圣時。
羽籥動容分廣砌,旌旂交影上丹墀。
瓊跗拜賜承天意,綷羽來儀識鳳姿。
向晚柏梁傳睿唱,帝臺春箭更遲遲。
景命昭彰佑(吳本作宥)德基,元儲敦裕協(xié)祥期。
寢門劭至嘗無怠,學(xué)肆多聞詎有疑。
金玉騰音鏘睿律,簡編申錫振良規(guī)。
河圖奧秘言誠訓(xùn),藝圃優(yōu)柔善益資。
玉宇風(fēng)清傳密詔,蓬山云委錫芳蕤。
天顏不遠(yuǎn)回宸眷,肉味都忘聽寶辭。
燕翼詒謀欣教盛,上庠隆道慶才奇。
叨逢華旦居黃閣,久侍宣游近赤墀。
恩厚薦承三晝接,力微寧致百工熙。
東闈疏問英猷遠(yuǎn),圣慮乾乾更念茲。
⑴ 集本、鮑校、勞校作游
山秀江清號浙西,氣鐘賢哲誕生時。
商朝月正垂三統(tǒng),堯殿蓂荄見七枝。
此景聚冰藏北陸,有人眉壽等南箕。
教條宰邑郊馴雉,導(dǎo)引支床室有龜。
五百間聞喬岳降,八千遐歷大椿期。
書生愿效封人祝,為捧黃金一屈卮。
其二
七言排律
奎文昭煥夢熊羆,正值英賢慶誕時。
人日空知經(jīng)月是,斗杓才遍一年移。
銅靈仙氣鐘標(biāo)格,罨畫溪光入句辭。
發(fā)策談兵知醞籍,操刀制錦見施為。
三年仁政春千日,萬口歡聲壽一卮。
愿祝我翁何許歲,紅蓮葉上見游龜。
和李少卿 宋 · 張嵲
七言排律
獨見涼蟾欲上時,西園爽氣溢清池。
坐欣萬頃潮方滿,欲舉一杯誰與持。
虛閣排云空窈窕,青山繞郭自參差。
氣澄象表輪踰迥,光泛高林影驟移。
一歲佳時今鶩過,誰家橫笛未休吹。
城烏何事翻飛急,不學(xué)鷦鷯占一枝。
送張如瑩 北宋 · 強至
七言排律
柏城親見五云飛,歸奏嚴(yán)宸侍玉墀。
重待(活字本作得)三長專筆削,新遷八座總綱維。
卻緣關(guān)輔初通屬,便向齋壇去把麾。
暫使文星歷東井,方資遠(yuǎn)略控西陲。
乖崖今覺詼諧驗,清獻但容龜鶴隨
巫峽風(fēng)高送帆席,錦江春動照旌旗。
臨川略應(yīng)添刀夢,宣室行聞盛德詩。
看取鋒車即西去,巖廊正欲聚皋夔。
⑴ 原作城,據(jù)活字本改
⑵ 原作言,據(jù)活字本改
⑶ 自注:李丞相以尚書議論剛正,常戲呼為張乖崖,今赴(原作復(fù),據(jù)活字本改)鎮(zhèn)后不攜家,故并及之。
⑷ 原作高,據(jù)活字本改
近取河湟議出師,公才正合濟今時。
朝廷好問平戎策,郡縣無勞諭蜀辭。
蕭相饋餉堪仰給,馬卿建節(jié)忽西之。
未容歲課關(guān)中奏,即聽風(fēng)聲劍外馳。
壟雪欲飛行路片,江花應(yīng)發(fā)到官枝。
桑麻蔽野居民富,錦繡連甍雅俗熙。
萬井謳歌饒樂事,百城財賦省文移。
就更使部雖云速(原作俗,據(jù)活字本改),入用王朝固未遲。
綠發(fā)貴名由眾論,青云舊物是臺司。
東歸馬首須迎駕(活字本作賀),為感新來國士知。
⑴ 原作才,據(jù)活字本改
賀小蘇先生 北宋 · 李廌
七言排律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優(yōu)詔碧云詞。
欲知伯仲文章職,對掌絲綸內(nèi)外司。
雨露偏濃常棣萼,煙霞常駐鳳凰池。
共扶吾道邪歸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并逢千載運,登庸皆是十年遲。
靖共介福由神聽,告爾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賢者貴,德名當(dāng)問國人宜。
夷齊抗世清何早,元凱登庸事可期。
貧賤久思楊得意,龍光今喜鄭當(dāng)時。
應(yīng)憐下客塵埃甚,慚愧雷門獻此詩。
天涯遠(yuǎn)報茁瓊枝,共說鹓雛骨相奇。
鼻祖從來種桃李,耳孫自合產(chǎn)蘭芝。
薦雷名震因觀易,他日趨庭使學(xué)詩。
無復(fù)區(qū)區(qū)如爾父,定須了了勝吾兒。
書來可想開懷抱,老去何因與弄持。
素有龐翁攜隱志,未應(yīng)孤負(fù)鹿門期。
郡齋退食復(fù)何為,縱目西亭景物奇。
疊嶂雨馀泉眼出,澄潭風(fēng)靜釣絲垂。
城臨古戍寒蕪闊,路轉(zhuǎn)荒村野彴危。
幾處唱歌聞白纻,誰家酤酒見青旗。
蝶隨游妓穿花徑,犬吠行人隔槿籬。
桃李成蹊春盡后,魚鹽為市日中時。
桑麻萬頃晴氛散,絲竹千門夕照移。
吟際嶺云飛冉冉,望中壟麥秀離離。
煙迷喬木鶯遷早,水滿芳塘鷺下遲。
鶴蓋翩然肯相顧,主人終宴豈知疲。
表弟章廷評得象知邵武軍歸化縣(1002年) 北宋 · 楊億
七言排律
幾年索米住京師,新得東堂桂一枝。
宰邑弦歌循吏政,還鄉(xiāng)雞黍故人期。
于公陰德知終大,萬石家風(fēng)喜不衰。
毛義動容初捧檄,太邱積德舊刊碑。
甘棠二紀(jì)民猶愛,苦檗三年吏不欺(自注:此并述先正之德。)
桑梓經(jīng)過身晝錦,庭闈扶侍鬢垂絲。
元方惠化傳遒鐸,令伯歡心獻壽卮
邦境中分同魯衛(wèi),政聲相應(yīng)似塤篪。
嘗思竹馬游從日,又見風(fēng)鵬奮擊時。
執(zhí)手勉君勤素業(yè),歸來更直鳳凰池。
⑴ 自注:得象大父嘗宰茲邑,甚有遺愛。
⑵ 自注:得象兄得一宰乾化,今為鄰境。
⑶ 自注:得象祖母年八十,馀扶侍之任。
升平芝菌效神奇,況乃賢豪用世資。
人物熙寧中興日,風(fēng)流荊國適同時。
起家便作三公客,乘傳何為九折馳。
少府但分新賜節(jié),石渠猶借舊官儀。
素心久辨經(jīng)綸計,妙意前知遇合期。
聊與西南成勝事,暫將清獻續(xù)良規(guī)。
橋橫萬里重開府,水接雙流共去思。
怊悵參卿無限意,道旁索筆強題詩(同上書卷一三)。
老氏正求知我希,吾今老矣更何之。
極知仕宦皆由命,縱有功名已過時。
覽鏡形容寧復(fù)我,還鄉(xiāng)交友定從誰。
慈親多幸方難老,家舅尤欣未覺衰。
教誨至今仍似舊,襟期暗合自相知。
新詩必使篇篇和,勝地還容處處隨。
晝永劇談俱喜聽,夜深清坐更忘疲。
素欽行己初無玷,愿學(xué)持心不自欺。
紫橐清班叨預(yù)列,黃金橫帶忝同垂。
六旬顧我猶加懶,八秩如公尚自持。
但仰三尊知共慶,孰云十拗敢輕嗤。
無情到此方為達(dá),省病從它不用治。
世事只將同蝶夢,人生幾得見雞皮。
觀書自適非求解,杖策徐行莫厭遲。
儉素何妨貧勝富,優(yōu)游真是樂忘饑。
雖然調(diào)樂無千指,盡喜當(dāng)歌有十眉。
報謁要須親自到,赴筵直以散為期。
醉翁雅意非謀醉,棋社清歡豈為棋。
白發(fā)只宜甘散誕,紅塵任彼自奔馳。
安輿來往長陪侍,此意終身誓不移。
鳳州(1292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排律
鳳州山館有清輝,古木扶疏散陸離。
紅尾錦雞鳴古埭,綠頭花鴨蕩幽池。
荷聲策策秋來后,桂影團團月上時。
病馬嚙荄思故櫪,驚烏繞樹宿何枝。
三分割據(jù)人如夢,滿目興亡客自癡。
走筆成詩聊紀(jì)實,岷峨風(fēng)土出蹲鴟。
⑴ 顧本、毛本、《詩淵》冊三頁一九四三作似
合州太守鬢將絲,聞?wù)f歡情尚不衰。
板與歌娘拍新調(diào),箋供狎客寫芳辭。
木成文理差差動,花映溪光瑟瑟奇。
名得只從嘉郡樹(自注:燕支木嘉州出。),樣傳仍自薛濤時(自注:有薛濤箋。)。
奇章磊磊馳聲價,江令翩翩落酒卮。
幾首詩成卷魚子(自注:有魚子箋。),誰人唱罷泣燕支。
紅牙管好同床置,紫竹笙宜一處施。
愿助風(fēng)流向樽席,杏花況是未離披
⑴ 自注:司空圖有《杏花辭》,文頃在睢陽,多命唱之。
金線草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七言排律
① 葉圓如錦葵芝草,青紫色,有脈如荷葉,夏間作花如蜂蛾蜻蜓之屬,宜植階砌陰濕處。花心有紅紫細(xì)斑,不生子,于其根莖之側(cè)四散垂條如莼絲,杪如蕨菜,芽條所著處輒生根成莖葉。以其條似線,故得名。有一種花葉條莖則同,而葉上有毛無紋,亦以有條,名龍須,以其葉圓,故名虎掌。二種皆有之,小民取之,以治蘊熱
金線比方渾未盡,玉函收錄尚多遺。
盈盈蜂蝶菩提葉,裊裊蜻蜓菡萏枝
寒女有針縫不得,山人無袞補何為。
芝莖底事生庭砌,莼葉胡為上井湄。
剪?不香難作實,垂絲著石便生兒。
莫輕小草沿幽僻,也有凌霜傲雪姿(以上《閬風(fēng)集》卷七)
⑴ 自注:舊時都下花工作翠花,名菩提葉,綴以蛾蟬之屬。作小荷葉,名滿池嬌,則綴以蜻蜓、茄葉之類浮動其上。金線草之花葉正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