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515七絶 20492五律 9922七律 18796五排 612七排 109 1015四言 51六言 231古體 2085樂府 202 18 269 34辭賦 6 31其他 287聯(lián) 252
共287,分1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無名氏 二首
魏晉
司馬曜 362 - 396 一首
毌丘儉 ? - 255 一首
釋道安 314 - 385 一首
南北朝
周弘正 496 - 574 一首
惠化尼 五首
謝朓 464 - 499 一首
顏延之 384 - 456 一首
無名氏 一首
元稹 779 - 831 四首
白居易 772 - 846 三首
羅隱 833 - 909 一首
不詳 十一首
《后漢書》曰:舊制光祿舉三署郎。以功高久次才德尤異者為茂才異行。時權(quán)富子弟。以人事得舉。而貧約守志者。以窮迫見遺。京為三謠曰:
欲得不能。光祿茂才
⑴ ○《后漢書》黃琬傳?!对娂o(jì)》八作京都謠。
英雄記曰:袁紹父成。字文開。貴盛。自梁冀以下。皆與交。言無不從。京師諺曰:
事不諧。詣文開
⑴ ○《三國志》袁紹傳注?!逗鬂h書》袁紹傳注?!队[》三百八十六、四百九十六?!对娂o(jì)》九作袁文開。
《晉書》曰:殷仲堪為黃門郎。孝武嘗示仲堪《詩》曰:
勿以己才。而笑不才。
⑴ ○《晉書》殷仲堪傳?!队[》五百九十一。
芒山邈悠悠,但見胡地埃(○《文選》五十七楊給事誄注。)
《晉書》曰:道安曰:
猛虎當(dāng)?shù)朗?,不覺蚊虻來。
⑴ ○《御覽》九百四十五。○逯案。習(xí)氏嘲道安曰:大鵬從南來。眾鳥皆戢翼。何忽凍老鴟。腩腩低頭食。則此乃道安答什。
德星猶未動,真車詎肯來(○《御覽》四百八引《后周書》。)。
南北朝 · 惠化尼
《北齊書》曰:天平三年。神武西討。令竇泰自潼關(guān)入。四年。泰至小關(guān)。為文帝所襲。眾盡沒。泰自殺。初。泰將發(fā)鄴。鄴有惠化尼謠云。
竇行臺。去不回(○《北齊書》竇泰傳。)。
《梁書》曰:侯景既據(jù)壽春。啟求錦萬匹。領(lǐng)軍朱異議送青布以給之。景得布悉用為袍衫。因尚青色。普通中童謠曰云云。后景果乘白馬。兵皆青衣。
青絲白馬壽陽來
⑴ ○梁書侯景傳。又南史侯景傳、隋書五行志、《樂府詩集》八十九俱作大同中童謠?!队[》六百九十三、《詩紀(jì)》九十七作大同中童謠。
述異記曰:凡珠有龍珠。龍所吐者。蛇所吐者。南海俗諺云云。言蛇珠賤也。
蛇珠千枚。不及玫瑰(○述異記下。)。
《顏氏家訓(xùn)》曰: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飲食運(yùn)為。資其所欲。宜誡翻獎。應(yīng)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dāng)耳。驕慢已習(xí)。方復(fù)制之。捶撻至死而無戚。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鬃釉?。少成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是也。俗諺曰云云。誠然斯語。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顏氏家訓(xùn)》教子篇。)。
北山錄曰:法上肇落兩髦。嶷然成器??桃馍行?。頗究玄微。時人以為圣沙彌。諺曰:
沙彌若來。高座逢災(zāi)。
⑴ ○北山錄三?!疱职础4酥V亦見續(xù)高傳。文字稍異。齊大統(tǒng)合水寺釋法上傳云。法上姓劉氏。朝歌人。年暨學(xué)歲。創(chuàng)講法苑。酬抗疑難。無不嘆伏。昌言勝負(fù)。而形色非美。故時人諺曰:黑沙彌若來。高座逢災(zāi)。
惟此夏德德恢臺。兩龍在御炎精來。
桂林《風(fēng)土記》曰:獨(dú)秀山在城西北一百步。直聳五百馀尺。周回一里。平地孤拔。下有洞穴。凝垂孔竇。路通山北。旁回百馀丈?;砣幻骼?。宋光祿卿顏延年牧此郡。常于北石室中讀書。遺跡猶存。嘗賦詩云云是也。
未若獨(dú)秀者,嵯峨郭邑開(○《御覽》四十九。)。
綠絲何葳蕤。逐郎歸去來。
⑴ 此下疑脫兩句?!稹稑犯娂范?。《詩紀(jì)》九十六。
山茶花 中唐 · 元稹
冷蝶寒蜂尚未來。
按:(見宋鄭元佐《朱淑真〈斷腸詩集〉注》卷二《春歸》、卷三《窗西桃花盛開》注引)。
夜花(829年) 中唐 · 元稹
燈照露花何所似,館娃宮殿夜妝臺。
按:(同前《草木部·雜花》)。
吏感徽心關(guān)鎖開。
(見任淵《山谷詩注》卷九《出禮部試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種皆妙絕戲答三首》注引)(按:以上五題皆據(jù)冀勤?!对〖ね饧肪砥摺独m(xù)補(bǔ)》一。
平常不是堆珠玉,難得門前暫徘徊
⑴ 任淵《后山詩注》二《徐氏閒軒》注引
蟬鬢尚隨云勢動,素衣猶帶月光來(均見《錦繡萬花谷》卷十七。)。
煙攢錦帳凝還散,風(fēng)卷羅帷掩更開(同書卷上《人事部艷情》。)
今日望鄉(xiāng)迷處所,猿聲暮雨一時來
⑴ 同上《別離部旅情》。原注:「一作劉禹錫《元日登高》。」
下第詩 唐末 · 羅隱
簾卷殘陽鳴鳥鵲,花飛何處好樓臺(見明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六。)。
① 文昌客游成都,韋南康與奏釋褐為賓從。歸闕,至鵠鳴驛,清公謂文昌云云。至京,屢擢至宰相,后拜劍南節(jié)度,西至鵠鳴僧,已物故,而杏花方盛。
去日既逢梅蕊綻,來時應(yīng)見杏花開。
① 洪州上藍(lán)院和尚,失其名,精于術(shù)數(shù),自唐末著讖云云。石榴,晉、漢姓也,重言之,明享祚俱不過二世也。
石榴花發(fā)石榴開。
① 唐稱翰林為坡,諫議大夫亦稱坡,諫議大夫班本在給、舍上,其遷轉(zhuǎn)則諫議歲滿方遷給事中,自給事中遷舍人,故當(dāng)時語云。
饒道斗上坡去,亦須卻下坡來。
待錢來,待錢來。
⑴ 丹陽民常有此戲語,后錢镠授鎮(zhèn)帥潤州刺史,遂據(jù)有錢塘,乃其應(yīng)也
西北檻前掛鸚鵡,籠中報道李郎來。
(見宋陳元龍《片玉集注》卷一《荔枝香》注引《麗情集》引《小玉歌》)(按:此詩作者之推定,與本書卷二十二崔玨《灼灼歌》相類,可參看。《新唐書》卷七二《宰相世系表》載李義琛孫、李綰子名惟,約為盛君時人,當(dāng)非此詩作者。
富從升合起,貧從不計來。
玉光白橘香爭秀,金翠嘉蓮蕊斗開
⑴ 同前書卷四十六《安慶府》引古詩。
春可樂,秋可哀。
送酒東南去,迎琴西北來。
鳴琴四五弄,桂酒復(fù)盈杯。
清觴酒恒滿,綠酒會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