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八馬入丹丘
 
八馬入丹邱
 
八馬戰(zhàn)芝田


《列子集釋》卷三〈周穆王篇〉~90~
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千變?nèi)f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寢以居之,引三牲以進之,選女樂以娛之?;艘詾橥踔畬m室卑陋而不可處,王之廚饌腥螻而不可饗,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穆王乃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堊之色,無遺巧焉。五府為虛,而臺始成。其高千仞,臨終南之上,號曰中天之臺。簡鄭衛(wèi)之處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澤,正娥眉,設(shè)笄珥,衣阿錫,曳齊紈。粉白黛黑,佩玉環(huán)。雜芷若。以滿之,奏承云、六瑩、九韶、晨露以樂之。月月獻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居亡幾何,謁王同游。王執(zhí)化人之祛,騰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宮?;酥畬m構(gòu)以金銀,絡(luò)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jù),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shù)十年不思其國也。化人復(fù)謁王同游,所及之處,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視;音響所來,王耳亂不能得聽。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喪,請化人求還?;艘浦?,王若殞虛焉。既寤,所坐猶向者之處,侍御猶向者之人。視其前,則酒未清,肴未昲。王問所從來。左右曰:「王默存耳?!褂纱四峦踝允д呷露鴱?fù)。更問化人。化人曰:「吾與王神游也,形奚動哉?且曩之所居,奚異王之宮?曩之所游,奚異王之圃?王閒恒有,疑暫亡。變化之極,徐疾之間,可盡模哉?」王大悅。不恤國事,不樂臣妾,肆意遠游。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驊騮而左綠耳,右驂赤驥而左白羲,主車則造父為御,泰丙為右;次車之乘,右服渠黃而左踰輪,左驂盜驪而右山子,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巨蒐氏乃獻白鵠之血以飲王,具牛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已飲而行,遂宿于昆崙之阿,赤水之陽。別日升于昆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之以詒后世。遂賓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其辭哀焉。西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里。王乃嘆曰:「于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諧于樂。后世其追數(shù)吾過乎!」穆王幾神人哉!能窮當身之樂,猶百年乃徂,世以為登假焉。
典故
不持寸鐵
 

《蘇軾詩集》卷三十四〈聚星堂雪〉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無,作態(tài)斜飛正愁絕。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恨無翠袖點橫斜,祇有微燈照明滅。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索掣。未嫌長夜作衣棱,卻怕初陽生眼纈。欲浮大白追馀賞,幸有回飆驚落屑。模糊檜頂獨多時,歷亂瓦溝裁一瞥。汝南先賢有故事,醉翁詩話誰續(xù)說。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zhàn)不許持寸鐵。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書上·答蘇武書〉~849~
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fù)徒首奮呼,爭為先登。
典故
背河一戰(zhàn)
 
背水縱兵

相關(guān)人物
韓信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zhàn)良久。于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fù)疾戰(zhàn)。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zhàn),不可敗。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還歸壁,壁皆漢赤幟,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于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致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xiāng)對,西鄉(xiāng)對,師事之。諸將效首虜,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shù)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qū)市人而戰(zhàn)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zhàn);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span>

簡釋

背河一戰(zhàn):指用兵奇謀。唐王季友《古塞曲》:“日落沙塵昏,背河可一戰(zhàn)?!?/p>


例句

登山麾武節(jié),背水縱神兵。 李世民 還陜述懷

日落沙塵昏,背河更一戰(zhàn)。 王季友 古塞曲

典故
玉山行
 
駕小車
 
對玉山
 
行玉山
  
衛(wèi)玠車
 
映玉山
 
玉人車
 
裴玉
 
逐羊車
  
衛(wèi)玠羊車
 
璧人車
 
乘羊入市
 
夫向羊車覓
 
聚車看衛(wèi)玠
 
傾城看殺
  
童子馭車
 
衛(wèi)玠洛陽車
 
小羊車
 
羊車并載
 
玉色映市人
 
嬉戰(zhàn)羊車
 
玉山映人
 
看殺玉車人
 
羊駕小車

相關(guān)人物
衛(wèi)玠
 
裴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埂l(wèi)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墻。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wèi)玠」。南朝梁·劉孝標注引《玠別傳》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異人之望。齠齔時,乘白羊車于洛陽市上,咸曰:『誰家璧人?』于是家門州黨號為『璧人』?!?/span>
《晉書》卷三十六〈衛(wèi)瓘列傳·(孫)衛(wèi)玠、(恒族弟)衛(wèi)展〉
玠字叔寶。年五歲,風神秀異。祖父瓘曰:「此兒有異于眾,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晉書》卷三十五〈裴秀列傳·(秀從第)裴楷〉~048~
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簡釋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盧綸《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沉。”


例句

共惜不成金谷妓,虛令看殺玉車人。 王翰 觀蠻童為伎之作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崔鶯鶯 答張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張南史

門多金埒騎,路引璧人車。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仙人擁石去,童子馭車來。 李嶠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 李白 贈裴十四

君行既識伯禽子,應(yīng)駕小車騎白羊。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欲將瓊樹比,不共玉人同。 李端 旅舍對雪贈考功王員外

禮將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李端 酬丘拱外甥覽馀舊文見寄

明朝九衢上,應(yīng)見玉人車。 李端 酬秘書元丞郊園臥疾見寄

寄與玉人天上去,桓將軍見不教吹。 杜牧 寄★笛與宇文舍人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wèi)玠車。 杜甫 花底

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權(quán)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

聞?wù)f羊車趨盛府,何言瓊樹在東林。 武元衡 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趨侍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盧殷 維揚郡西亭贈友人

若問玉人殊易識,蓮花府里最清羸。 盧綸 偶逢姚校書憑附書達河南郤推官因以戲贈

明朝古堤路,心斷玉人車。 盧綸 送渾鍊歸覲卻赴闕庭

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沈。 盧綸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

白玉郎仍少,羊車上路平。 耿湋 奉和元承杪秋憶終南舊居

樓上看珠妓,車中見玉人。 陳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體

莫惜羊車頻列載,柳絲梅綻正芳菲。 魚玄機 和人

衛(wèi)玠羊車懸,長卿駟馬姿。 黃滔 喜翁文堯員外病起

典故
不封侯
 
未封侯
  
猿臂不封侯
 
不侯
 
李廣數(shù)奇
 
封李廣
  
嘆李廣
  
猿臂數(shù)奇
 
百戰(zhàn)不侯
 
猿臂無功
 
苦戰(zhàn)不侯

相關(guān)人物
李廣

參考典故
李將軍(一)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3~
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shù)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吾嘗為隴西守,羌嘗反,吾誘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顾吩唬骸傅溎笥跉⒁呀?,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例句

白發(fā)今非老,青云數(shù)有奇。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贈給事中韋公挽歌二首之一

江山非久適,命數(shù)未終奇。 李頻 送于生入蜀

數(shù)奇謫關(guān)塞,道廣存箕潁。 杜甫 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之二

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 王維 老將行

數(shù)奇何以托,桃李自無言。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

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數(shù)奇。 高適 送田少府貶蒼梧

自嘆馬卿常帶病,還嗟李廣未封侯。 崔峒 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幕府

李廣不侯身漸老,子山操賦恨何深。 徐夤 贈楊著

自嘆馬卿常帶病,還嗟李廣未封侯。 李嘉祐 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

漢將不封侯,蘇卿勞遠使。 李益 來從竇車騎行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 溫庭筠 傷溫德彝

轆轤劍折虬髯白,轉(zhuǎn)戰(zhàn)功多獨不侯。 皇甫曾 贈老將

諸將封侯盡,論功獨不成。 盧象 雜詩二首

李將軍自嘉聲在,不得封侯亦自閑。 羅隱 韋公子

因思李都尉,畢竟不封侯。 耿湋 隴西行

戰(zhàn)馀能送陣,身老未封侯。 鄭錫 出塞

何知七十戰(zhàn),白首未封侯。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典故  
揮天戈
   
卻日戈
 
駐白日
 
指日戈
 
揮戈回白日
 
魯陽德
 
揮日戈
 
回天卻日
  
回戈術(shù)
 
駐景戈
 
戈揮景
  
揮戈術(shù)
 
劍舞轉(zhuǎn)頹陽
 
日避揮戈勇
 
日輪駐霜戈
 
司天戈
 
長戈回白日
 
酣戰(zhàn)揮日
  
麾日之戈
 
回日輪
 
魯日回輪
 
魯陽駐日

相關(guān)人物
魯陽公


《淮南子》卷六〈覽冥訓〉~93~
魯陽公與韓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漢·高誘注:「魯陽,楚之縣公,楚平王之孫,司馬子朝之子,國語所稱魯陽文子也。楚僭號稱王,其守縣大夫皆稱公,故曰魯陽公。」

例句

試問羲和能駐否,不勞頻借魯陽戈。 司空圖 有贈

看久愿成莊叟夢,惜留須倩魯陽戈。 吳融 紅白牡丹

惜別津亭暮,揮戈憶魯陽。 岑參 送裴侍御赴歲入京

無因暫泊魯陽戈,白發(fā)兼愁日日多。 李涉 再游頭陀寺

箭發(fā)石開,戈揮日回。 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

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李白 日出行

難分太倉粟,競棄魯陽戈。 杜甫 傷春五首之五

唯恨魯陽死,無人駐白日。 聶夷中 公子行二首之一

更也人皆仰,無待揮戈正。 董思恭 詠日

禪心如可學,不藉魯陽戈。 許渾 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

典故
蠻觸爭
 
兩蝸角
 
蝸角爭
  
蝸牛角
 
觸與蠻
  
斗蠻觸
 
蝸角名
 
蠻觸斗
  
蝸角戰(zhàn)
 
蝸左角
 
蠻觸交爭
 
蝸名
 
戰(zhàn)蝸角
 
觸蠻斗
 
蠻攻觸
 
蠻爭觸戰(zhàn)
 
觸蠻交戰(zhàn)
  
角上蠻觸
   
征蠻
 
左處右蠻


《莊子集釋》卷八下〈雜篇·則陽〉~89~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褂袊谖佒蠼钦咴挥|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箷x·郭象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也,則天下無爭矣。」唐·成玄英疏:「蝸之兩角,二國存焉。蠻氏觸氏,頻相戰(zhàn)爭,殺傷既其不少,進退亦復(fù)淹時。此起譬也?!?/span>

簡釋

蝸角:喻無謂之爭。唐白居易《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例句

蚊眉自可托,蝸角豈勞爭。 雍裕之 細言

典故
斗蛙蟆
 
大戰(zhàn)元鼎年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430~
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蝦蟆斗。是歲,四將軍眾十萬征南越,開九郡。

例句

誰識大君謙讓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大戰(zhàn)元鼎年,孰強孰敗橈。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

典故
強弩萬夫雄
 
萬弩落潮頭
 
兒戰(zhàn)千弩
 
水犀強弩戰(zhàn)魚蝦


《蘇軾詩集》卷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四:「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主意,應(yīng)教斥鹵變桑田?!?/span>
《國語》卷二十〈越語上·句踐滅吳〉~637~
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jié)矣,請報之?!咕溘`辭曰:「昔者之戰(zhàn)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zhàn)。」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nèi),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讎,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fù)戰(zhàn)?!咕溘`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构?,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是故敗吳于囿,又敗之于沒,又郊敗之。
典故
修羅戰(zhàn)
 
藕孔刀兵
 
縛修羅
 
藕絲遁
 
藕絲幾孔
 
孔避修羅
 
藕孔修羅避
 
修羅拒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三〈事匯部上〉~309~3~
又《長阿含經(jīng)》云:「阿修羅大有威力,而生念:言此忉利天王及日月諸天行我頭上,誓取日月,以為耳珰,漸大瞋恚,加欲捶之。即命舍摩梨、毗摩質(zhì)多二阿修羅王及諸大臣,各辦兵仗,往與天戰(zhàn)。時難陀,跋難陀二大龍王身繞須彌,周圍七匝,山動云布,以尾打水,大海浪灌須彌。忉利天曰:『修羅欲戰(zhàn)矣?!弧?/span>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三〈事匯部上〉~30~
父聞此語心生瞋恚,即與四兵往攻。帝釋立大海水,踞須彌山頂,九百九十九手,同時俱作,撼喜見城,搖須彌山,四大海水,一時波動。帝釋驚怖,靡知所。時宮有神,白天王言,莫大驚怖,過去佛說般若波羅蜜,王當誦持,鬼兵自碎。是時帝釋坐善法堂,燒眾名香發(fā)大誓愿,般若波羅蜜是大明?,是無上?,是無等等?,審實不虛,我持此法,當成佛道令阿修羅自然退散。作是語時,于虛空中有刀輪,帝釋功德故,自然而下當阿修羅上,時阿修羅耳鼻手足一時盡落,令大海水赤如?珠,時阿修羅即便驚怖,遁走無處,入藕絲孔。
《全宋詩》卷一千二十四〈補陀巖頌〉~78~
脩羅身量等須彌,入藕絲孔逃追北。補陀巖下不戰(zhàn)人,八萬魔軍皆解甲。
典故
吳宮教戰(zhàn)
 
宮中斬美人
 
教宮人戰(zhàn)
 
孫武宮中
  
孫武女兵
 
吳宮紅陣

相關(guān)人物
孫武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孫子〉~26~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龟H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于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箤O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后,即視背?!箣D人曰:「諾?!辜s束既布,乃設(shè)鈇鉞,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箯?fù)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fù)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古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于是復(fù)鼓之。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guī)矩繩墨,無敢出聲。于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觀?!箤O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褂谑顷H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吳越春秋》卷四〈闔閭內(nèi)傳·闔閭?cè)辍怠?~
三年,吳將欲伐楚,未行。伍子胥、白喜相謂曰:「吾等為王養(yǎng)士,畫其策謀,有利于國,而王故伐楚。出其令,托而無興師之意,奈何?」有頃,吳王問子胥、白喜曰:「寡人欲出兵于二子,何如?」子胥、白喜對曰:「臣愿用命?!箙峭鮾?nèi)計二子皆怨楚,深恐以兵往破滅而已。登臺向南風而嘯,有頃而嘆,群臣莫有曉王意者。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薦孫子于王。孫子者,名武,吳人也,善為兵法。辟隱深居,世人莫知其能。胥乃明知鑒辯,知孫子可以折沖銷敵,乃一旦與吳王論兵,七薦孫子。吳王曰:子胥托言進士,欲以自納。而召孫子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知口之稱善。其意大悅。問曰:「兵法寧可以小試耶?」孫子曰:「可,可以小試于后宮之女?!雇踉唬骸钢Z。」孫子曰:「得大王寵姬二人以為軍隊長,各將一隊?!沽钊偃私员患?鍪,操劍盾而立,告以軍法,隨鼓進退,左右?旋,使知其禁。乃令曰:「一鼓皆振,二鼓操進,三鼓為戰(zhàn)形。」于是宮女皆掩口而笑。孫子乃親自操枹擊鼓,三令五申,其笑如故。孫子顧視諸女,連笑不止。孫子大怒,兩目忽張,聲如駭虎,發(fā)上沖冠,項旁絕纓。顧謂執(zhí)法曰:「取鈇锧。」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信,將之罪也。既以約束,三令五申,卒不卻行,士之過也。軍法如何?」執(zhí)法曰:「斬!」武乃令斬隊長二人,即吳王之寵姬也。吳王登臺觀望,正見斬二愛姬,馳使下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宜勿斬之?!箤O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法在軍,君雖有令,臣不受之?!箤O子復(fù)撝鼓之,當左右進退,?旋規(guī)矩,不敢瞬目,二隊寂然無敢顧者。于是乃報吳王,曰:「兵已整齊,愿王觀之,惟所欲用,使赴水火猶無難矣,而可以定天下?!?/span>
典故
黃帝戰(zhàn)蚩尤

相關(guān)人物
蚩尤
 
黃帝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應(yīng)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fù)上,所居不雨。

例句

云纏風束亂敲磕,黃帝未勝蚩尤強。 杜牧 大雨行

典故  
如兒戲
 
細柳軍
 
漢將營
 
棘門灞上
  
細柳威
  
營門柳
 
太尉營
 
棘門戲
 
細柳舊營
 
亞夫細柳營
 
灞上兒戰(zhàn)
 
兒戰(zhàn)將軍
 
漢將兒戰(zhàn)
 
柳作贏
 
細柳豪雄
 
亞夫壘
 
應(yīng)夫營
 
贏伴將軍

相關(guān)人物
周亞夫
 
徐厲


《史記》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咕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褂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固熳訛閯?,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钩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馀,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細柳倉在雍州咸陽縣西南二十里也?!?/span>

簡釋

如兒戲:指軍紀松散、衰敗之師、唐杜牧《感懷詩一首》:“兇門爪牙輩,穰穰如兒戲?!?/p>

細柳營:詠治軍有方、軍容整肅。唐王維《觀獵》:“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例句

柳營無事詣蓮宮,步步猶疑是夢中。 令狐楚 游義興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回來看覓鶯飛處,即是將軍細柳營。 劉商 行營送人

風流近接平津閣,氣色高含細柳營。 吳融 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

細柳舊營猶鎖月,祁連新冢已封苔。 吳融 彭門用兵后經(jīng)汴路三首

棠梨宮里瞻龍袞,細柳營前著豹裘。 崔峒 送馮八將軍奏事畢歸滑臺幕府

天子旌旗過細柳,匈奴運數(shù)盡枯楊。 崔融 從軍行

密雪曙連蔥嶺道,青松夜起柳營風。 方干 王將軍

猶恐犬戎臨虜塞,柳營時把陣圖看。 施肩吾 贈邊將

云泉日日長松寺,絲管年年細柳營。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李商隱 二月二日

芙蓉王儉府,楊柳亞夫營。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問絹蓮花府,揚旗細柳營。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長新除工部員外見簡

棠梨宮里瞻龍袞,細柳營前著豹裘。 李嘉祐 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

前軍細柳北,后騎甘泉東。 李白 上之回

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 李白 司馬將軍歌

上宰調(diào)梅寄,元戎細柳威。 李義 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軍大總管張仁亶

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

上林苑里花徒發(fā),細柳營前葉漫新。 杜審言 春日京中有懷

兇門爪牙輩,穰穰如兒戲。 杜牧 感懷詩一首

未聞細柳散金甲,腸斷秦川流濁涇。 杜甫 即事

箭入昭陽殿,笳吟細柳營。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

故鄉(xiāng)歸不得,地入亞夫營。 杜甫 春遠

只嗟蒿里月,非復(fù)柳營春。 權(quán)德輿 哭劉四尚書

棘門乃兒戲,從古多其人。 權(quán)德輿 細柳驛

細柳肅軍令,條侯信殊倫。 權(quán)德輿 細柳驛

笛怨柳營煙漠漠,云愁江館雨蕭蕭。 武元衡 送張六諫議歸朝

隋家堤上已成塵,漢將營邊不復(fù)春。 段成式 折楊柳七首

亞夫營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 汪遵(一作遒) 楊柳

未盡交河虜,猶屯細柳兵。 清江 早發(fā)陜州途中贈嚴秘書

說劍嘗宗漆園吏,戒嚴應(yīng)笑棘門軍。 獨孤及 得柳員外書封寄近詩書中兼報新主行營兵馬因代書戲答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王維 觀獵

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 盧綸 皇帝感詞

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盧綸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

二月春風何處好,亞夫營畔柳青青。 羅隱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攝新城縣(一作崔合映替任)

獨上層城倚危檻,柳營春盡馬嘶閑。 羊士諤 春望

亞夫高壘靜,充國大田秋。 羊士諤 送張郎中副使自南省赴鳳翔府幕

起銜軒后敕,醉別亞夫營。 貫休 送盧舍人朝覲

已見氛清細柳營,莫更春歌落梅曲。 賀朝 從軍行

長楊跨武騎,細柳接戎軒。 鄭愔 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軍大總管張仁亶

歸覲屢經(jīng)槐里月,出師常笑棘門軍。 錢起 送馬員外拜官覲省

蓮花幕下悲風起,細柳營邊曉月臨。 靈一 哭衛(wèi)尚書

秋郊細柳道,走馬一夕還。 韋應(yīng)物 寄暢當

亞夫重過柳營門,路指岷峨隔暮云。 高駢 赴西川途經(jīng)虢縣作

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鮑溶 贈李黯將軍

典故
昆明習戰(zhàn)
 
樓船習戰(zhàn)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77~
發(fā)謫吏穿昆明池。晉·臣瓚注:「《西南夷傳》有越巂、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使求身毒國,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zhàn),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里。」
《史記》卷三十《平準書》
「是時越欲與漢用船戰(zhàn)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觀環(huán)之。治樓船,高十馀丈,旗幟加其上,甚壯。于是天子感之,乃作柏梁臺,高數(shù)十丈。宮室之修,由此日麗。」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蓋始穿昆明池,欲與滇王戰(zhàn),今乃更大修之,將與南越呂嘉戰(zhàn)逐,故作樓船,于是楊仆有將軍之號。」

例句

武帝伐昆明,穿池習五兵。 沈佺期 昆明池侍宴應(yīng)制

炎歷事邊陲,昆明始鑿池。 蘇颋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yīng)制

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昆明鑿漢年。 韋元旦 興慶池侍宴應(yīng)制

校文天祿閣,習戰(zhàn)昆明水。 駱賓王 帝京篇

樓船非習戰(zhàn),驄馬是嘉招。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

典故
李靖戰(zhàn)功

相關(guān)人物
李靖


《舊唐書》卷六十七〈李靖列傳〉~2475~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祖崇義,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詮,隋趙郡守。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武德二年,從討王世充,以功授開府。時蕭銑據(jù)荊州,遣靖安輯之。輕騎至金州,遇蠻賊數(shù)萬,屯聚山谷,廬江王瑗討之,數(shù)為所敗。靖與瑗設(shè)謀擊之,多所克獲。既至硤州,阻蕭銑,久不得進。高祖怒其遲留,陰敕硤州都督許紹斬之。紹惜其才,為之請命,于是獲免。會開州蠻首冉肇則反,率眾寇夔州,趙郡王孝恭與戰(zhàn),不利。靖率兵八百,襲破其營,后又要險設(shè)伏,臨陣斬肇則,俘獲五千馀人。高祖甚悅,謂公卿曰:「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挂蚪淡t書勞曰:「卿竭誠盡力,功效特彰。遠覽至誠,極以嘉賞,勿憂富貴也?!褂质蛛肪冈唬骸讣韧痪?,舊事吾久忘之矣?!顾哪?,靖又陳十策以圖蕭銑。高祖從之,授靖行軍總管,兼攝孝恭行軍長史。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孝恭遣靖率輕兵五千為先鋒,至江陵,屯營于城下。士弘既敗,銑甚懼,始徵兵于江南,果不能至。孝恭以大軍繼進,靖又破其驍將楊君茂、鄭文秀,俘甲卒四千馀人,更勒兵圍銑城。明日,銑遣使請降,靖即入據(jù)其城,號令嚴肅,軍無私焉?!谑撬熘?。江、漢之域,聞之莫不爭下。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賜物二千五百段?!四?,帝幸其第問疾,仍賜絹五百匹,進位衛(wèi)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太宗將伐遼東,召靖入閣,賜坐御前,謂曰:「公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東有高麗未服,公意如何?」對曰:「臣往者憑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殘年朽骨,唯擬此行。陛下若不棄,老臣病期瘳矣?!固趹懫滟希辉S。二十三年,薨于家,年七十九。冊贈司徒、并州都督,給班劍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曰景武。
《國語辭典》:白戰(zhàn)(白戰(zhàn))  拼音:bái zhàn
空手相搏。宋。蘇軾聚星堂雪〉詩:「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zhàn)不許持寸鐵?!骨?。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王二李善以盜除盜》:「王閃過,迎之以刀。僧一躍,立數(shù)丈外,笑曰:『君豈不能白戰(zhàn)乎?』王亦笑而擲刀直立。」
《國語辭典》:玉人  拼音:yù rén
1.用玉雕成的人像。《北史。卷八八。隱逸傳。崔廓傳》:「藍田令王曇于藍田山得一玉人,長三四寸。」
2.比喻資質(zhì)聰慧,神采俊秀的人?!稌x書。卷三五。裴秀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br />3.美女。唐。元稹《鶯鶯傳》:「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固?。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4.雕琢玉器的工匠。《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雖萬鎰,必使玉人彫琢之?!?/div>
《國語辭典》:羊車(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駕的小車。《晉書。卷三一。后妃傳上。武悼楊皇后傳》:「時帝多內(nèi)寵,平吳之后復(fù)納孫皓宮人數(shù)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之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div>
《漢語大詞典》:看殺(看殺)
亦作“ 看煞 ”。謂被人爭看,忙于應(yīng)付而疲勞致死。晉書·衛(wèi)玠傳:“ 玠 字 叔寳 ,年五歲,風神秀異……京都人聞其姿容,觀者如堵。 玠 勞疾遂甚, 永嘉 六年卒,時年二十七,時人謂 玠 被看殺?!?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十:“ 東坡 自海外歸 毗陵 ,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夾 運河 岸,萬千人隨觀之。 東坡 顧坐客曰:‘莫看殺 軾 否?’”
(1).指十分愛看。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卷七:“買得蜻蛉小如葉,推蓬看煞 九龍山 。”
(2).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變。《解放日報》1982.8.20:“我一聽,心一下子熱了起來,瞧,領(lǐng)導(dǎo)就有這般風度,沒有我看煞。”
《國語辭典》:數(shù)奇(數(shù)奇)  拼音:shù jī
古人迷信,認為偶數(shù)吉利,單數(shù)不吉利,故將命運不佳,凡事無法偶合者稱為「數(shù)奇」。唐。牛肅〈馬待封〉:「待封恨其數(shù)奇,于是變姓名,隱于西河山中?!姑?。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數(shù)奇!且休嗟數(shù)奇!待時藏器?!?/div>
《漢語大詞典》:李廣未封(李廣未封)
漢 名將 李廣 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 李廣 本人抗擊 匈奴 ,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唐 王勃 《滕王閣序》:“ 馮唐 易老, 李廣 難封。屈 賈誼 於 長沙 ,非無圣主;竄 梁鴻 於海曲,豈乏明時?!?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未封侯?!?五代 徐夤 《贈楊著》:“ 李廣 不侯身漸老, 子山 操賦恨何深!”
《漢語大詞典》:李廣不侯(李廣不侯)
見“ 李廣未封 ”。
《漢語大詞典》:李廣未封(李廣未封)
漢 名將 李廣 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 李廣 本人抗擊 匈奴 ,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唐 王勃 《滕王閣序》:“ 馮唐 易老, 李廣 難封。屈 賈誼 於 長沙 ,非無圣主;竄 梁鴻 於海曲,豈乏明時。”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未封侯?!?五代 徐夤 《贈楊著》:“ 李廣 不侯身漸老, 子山 操賦恨何深!”
《國語辭典》:揮戈(揮戈)  拼音:huī gē
揮動兵器?!妒鶉呵镙嬔a。卷五九。南燕錄。慕容德傳》:「奮劍與夕火爭光,揮戈與秋月競色?!?/div>
《國語辭典》:揮戈回日(揮戈回日)  拼音: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奮勇力拼,挽救危機。參見「撝戈反日」條。明。劉基 次韻和石抹公悲紅樹詩二首之一:「卻羨魯陽功德盛,揮戈回日至今傳?!?/div>
分類:危局
《漢語大詞典》:揮戈退日(揮戈退日)
見“ 揮戈回日 ”。
《國語辭典》:揮戈回日(揮戈回日)  拼音: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奮勇力拼,挽救危機。參見「撝戈反日」條。明。劉基 次韻和石抹公悲紅樹詩二首之一:「卻羨魯陽功德盛,揮戈回日至今傳?!?/div>
分類:危局
《國語辭典》:轉(zhuǎn)日回天(轉(zhuǎn)日回天)  拼音:zhuǎn rì huí tiān
改變天日。形容力量很大。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一一出:「望神明轉(zhuǎn)日回天,急來搭救?!?/div>
《漢語大詞典》:魯戈(魯戈)
見“ 魯陽戈 ”。
《漢語大詞典》:魯陽戈(魯陽戈)
《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焙笠浴棒旉柛辍敝^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南朝 梁 蕭紀 《同蕭長史看妓》詩:“想君愁日暮,應(yīng)羨 魯陽 戈?!?唐 杜甫 《傷春》詩之五:“難分太倉粟,競棄 魯陽 戈?!?王德鐘 《十九歲述懷》詩之六:“匡時揮盡 魯陽 戈,天意如斯奈若何!”亦省作“ 魯戈 ”。 元 馬麟 《獨酌謠》:“ 魯 戈莫麾斥, 羲 車莫招搖?!?清 袁于令 《西樓記·檢課》:“一任窗前之駒隙,不愁鏡里之霜華,吾以為 魯 戈難再, 江 筆可危也?!?沈礪 《偶成》詩:“ 楚 囚對泣渾無補,誰為中原奮 魯 戈?”
分類:危局力量
《漢語大詞典》:魯戈回日(魯戈迴日)
同“ 魯陽揮戈 ”。 清 丘逢甲 《和平里行》:“ 魯 戈迴日難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div>
《漢語大詞典》:魯陽戈(魯陽戈)
《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后以“魯陽戈”謂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南朝 梁 蕭紀 《同蕭長史看妓》詩:“想君愁日暮,應(yīng)羨 魯陽 戈?!?唐 杜甫 《傷春》詩之五:“難分太倉粟,競棄 魯陽 戈?!?王德鐘 《十九歲述懷》詩之六:“匡時揮盡 魯陽 戈,天意如斯奈若何!”亦省作“ 魯戈 ”。 元 馬麟 《獨酌謠》:“ 魯 戈莫麾斥, 羲 車莫招搖?!?清 袁于令 《西樓記·檢課》:“一任窗前之駒隙,不愁鏡里之霜華,吾以為 魯 戈難再, 江 筆可危也?!?沈礪 《偶成》詩:“ 楚 囚對泣渾無補,誰為中原奮 魯 戈?”
分類:危局力量
《國語辭典》:魯陽揮戈(魯陽揮戈)  拼音:lǔ yáng huī gē
戰(zhàn)國時楚國魯陽公曾與韓激戰(zhàn),時值黃昏,魯陽公為挽頹勢,舞戈令太陽逆升的傳說。典出《淮南子。覽冥》。后用以稱揚人堅強勇敢,能挽回危局。如:「年輕人要有力挽狂瀾、魯陽揮戈的氣魄。」
分類:危局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蝸(戰(zhàn)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蝸牛角上的國家,右角上的叫 蠻氏 ,左角上的叫 觸氏 ,雙方常為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見莊子·則陽。后以“戰(zhàn)蝸”比喻在細小事情上的爭奪。 元 趙孟俯 《蘇武慢》詞:“細看來聚蟻功名,戰(zhàn)蝸事業(yè),畢竟又成何濟!”
《漢語大詞典》:蝸爭(蝸爭)
見“ 蝸角鬭爭 ”。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币嗍∽鳌?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分類:細事爭斗
《國語辭典》:蝸角(蝸角)  拼音:guā jiǎo
1.蝸牛的角。比喻細小。南朝梁。沈約 細言應(yīng)令詩:「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贡敝?。庾信小園賦〉:「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2.比喻為小事而時起爭端。參見「蠻觸相爭」條?!逗鬂h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雖鄒衍談天之辯、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其萬一。」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亦省作“ 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分類:細事爭斗
《國語辭典》:蝸角虛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 滿庭芳。蝸角虛名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乖?。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徊瘌x鴦在兩下里。」
《國語辭典》:蝸角虛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虛譽。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 滿庭芳。蝸角虛名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乖?。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徊瘌x鴦在兩下里?!?/div>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币嗍∽鳌?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分類:細事爭斗
《國語辭典》:蠻觸(蠻觸)  拼音:mán chù
《莊子。則陽篇》中假設(shè)的兩小國。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九日次定國韻〉詩:「不知蠻觸氏,自有兩國憂?!?/div>
分類:小事爭斗
《漢語大詞典》:蛙蟆勝負(蛙蟆勝負)
青蛙與蝦蟆斗爭的勝敗。比喻不足介意的榮哀得失。 宋 劉克莊 《水龍吟·丙辰生日》詞之二:“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 華胥國 ?!?/div>
《國語辭典》:吳宮教陣(吳宮教陣)  拼音:wú gōng jiào zhèn
春秋時孫武因知兵法而入?yún)菍m,教宮女排演陣法,初時宮女嬉戲不以為意,武三令五申,寵姬猶犯禁,致為武所斬。見《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后以吳宮教陣比喻嬌艷紛陳。宋。辛棄疾〈鷓鴣天。翠蓋牙簽幾百株〉詞:「愁紅慘綠今宵看,卻似吳宮教陣圖?!?/div>
《漢語大詞典》:亞夫營(亞夫營)
漢 將 周亞夫 駐軍 細柳 (今 陜西省 咸陽市 西南 渭河 北),防御 匈奴 ,營中戒備森嚴。 文帝 親來勞軍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義下詔令,始開營門。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后因以“ 亞夫 營”稱戒備森嚴的軍營。 唐 杜甫 《春遠》詩:“故鄉(xiāng)歸不得,地入 亞夫 營?!?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師》:“不怕煙塵四面生,江頭尚有 亞夫 營?!?/div>
《國語辭典》:柳營(柳營)  拼音:liǔ yíng
1.軍營。參見「細柳營」條。唐。盧綸 送從叔歸西川幕詩:「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固?。施肩吾 贈邊將詩:「猶恐犬戎臨虜塞,柳營時把陣圖看?!?br />2.地名。隸屬臺南市柳營區(qū)。四周與東山區(qū)、下營區(qū)、六甲區(qū)、新營區(qū)為鄰。清康熙時,漳、泉兩州即有移民來此開發(fā)。有縱貫鐵路及公路經(jīng)過。
《漢語大詞典》:棘門軍(棘門軍)
漢書·周亞夫傳載: 漢文帝 時, 匈奴 入侵。以 劉禮 屯兵 霸上 , 徐厲 屯兵 棘門 , 周亞夫 屯兵 細柳 ,以備胡。 文帝 親自勞軍,到 霸上 、 棘門 軍,皆直馳而入;到 細柳 軍, 周亞夫 軍容整飭,以軍禮相見。 文帝 感慨地稱贊 周亞夫 :“此真將軍矣!鄉(xiāng)者 霸上 、 棘門 如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后因以“棘門軍”稱紀律松弛的軍隊。 唐 錢起 《送馬員外拜官覲省》詩:“歸覲屢經(jīng) 槐里 月,出師常笑 棘門 軍?!?唐 獨孤及 《得柳員外書戲答》詩:“説劍常宗 漆園 吏,戒嚴應(yīng)笑 棘門 軍?!?/div>
《國語辭典》:細柳營(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漢代周亞夫為將軍時,屯兵于細柳,軍紀森嚴,天子欲入軍營,亦須依軍令行事。見《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后以細柳營比喻模范軍營或泛指一般軍營。唐。王維 觀獵詩:「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骨濉?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谖宄觯骸讣娂妼⑹吭敢萍遥毩鵂I中起暮笳?!挂卜Q為「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