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孤山梅
 
妻梅
 
逋梅
  
孤山人
  
和靖鶴
 
愛梅仙
 
鶴林老子
   
林逋作故夫
 
無和靖無梅

相關(guān)人物
林逋


《宋人軼事匯編》卷七〈林逋常秩陳恬〉~36~
林逋隱居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內(nèi)。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則一童子出應(yīng)門,延客坐,為開籠放鶴,良久,逋必棹小舟返。蓋常以鶴飛為驗(yàn)也。逋常謂人曰:「世界間事皆能為之,獨(dú)不能擔(dān)糞與著棋。」
《夢溪筆談》卷十〈人事〉~402~
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中。逋常汎小艇,游西湖諸寺,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yīng)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yàn)也。
《詩話總龜》
林逋隱于武林之西湖,不娶無子,所居多植梅畜鶴,泛舟湖中,客至則放鶴致之,因謂妻梅子鶴云。
《國語辭典》:因緣(因緣)  拼音:yīn yuán
1.機(jī)會?!妒酚?。卷一○四。田叔傳》:「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shí)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br />2.緣分。如稱夫妻婚姻結(jié)合為「因緣」。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gòu)成一切現(xiàn)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guān)系?!吨姓摗肪硪唬骸改苷f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4.依此、據(jù)此?!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圣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bǔ)備之,經(jīng)紀(jì)可因緣而存著也?!?/div>
《漢語大詞典》:因緣為市(因緣爲(wèi)市)
舞文弄法以謀取財(cái)利。漢書·刑法志:“姦吏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死則予死比,議者咸冤傷之?!?顏師古 注:“弄法而受財(cái),若市買之交易?!?/div>
《漢語大詞典》:因緣為市(因緣爲(wèi)市)
舞文弄法以謀取財(cái)利。漢書·刑法志:“姦吏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死則予死比,議者咸冤傷之?!?顏師古 注:“弄法而受財(cái),若市買之交易。”
《國語辭典》:香火因緣(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結(jié)的緣分?!侗饼R書。卷三二。陸法和傳》:「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主人應(yīng)有報(bào)至,故求援耳?!固啤0拙右住聪舱彰荛e實(shí)四上人見過〉詩:「臭帑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愿同?!?/div>
《國語辭典》:梅鶴因緣(梅鶴因緣)  拼音:méi hè yīn yuán
比喻隱居或清高。參見「梅妻鶴子」條。清。舒位〈得仲瞿山中書卻寄〉詩:「梅鶴因緣清入夢,莼鱸滋味冷相陪?!?/div>
《國語辭典》:夙世因緣(夙世因緣)  拼音:sù shì yīn yuán
前世的姻緣?!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中》:「聞經(jīng)聽法,種植善根;又且得見丈夫,夙世因緣。」
分類:前世姻緣
《國語辭典》:天假因緣(天假因緣)  拼音:tiān jiǎ yīn yuán
上天所給予的美好緣分,形容機(jī)會難得。清。黃宗羲〈復(fù)秦?zé)魩r書〉:「然其至者非言可傳,天假因緣,或在異日?!挂沧鳌柑旄读季墶?、「天假良緣」。
《國語辭典》:因緣際會(因緣際會)  拼音:yīn yuán jì huì
1.因?yàn)闄C(jī)緣,正好遇到扭轉(zhuǎn)的機(jī)會。如:他本出身寒微,適逢土地重劃的機(jī)遇,因緣際會,成為房地產(chǎn)大亨。
2.因有機(jī)緣而相會面。如:「有這次的因緣際會,再見面應(yīng)該不難了?!?/div>
《國語辭典》:因緣巧合(因緣巧合)  拼音:yīn yuán qiǎo hé
無法預(yù)測的緣分或機(jī)遇。如:「一連串的因緣巧合,構(gòu)成了他特殊的人生故事?!?/div>
《國語辭典》:十二因緣(十二因緣)  拼音:shí èr yīn yuán
佛教用語。佛教基本理論之一。指構(gòu)成一切痛苦輪回的十二項(xiàng)要件。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是指對佛法的無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為;識是指死后,由于過去的行為,導(dǎo)致投生的心識;名色是指處在母胎中的身、心(識除外);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身體感官和認(rèn)識對象;觸是指感官對現(xiàn)象的接觸;受是指接觸后產(chǎn)生的感受;愛是指感官接觸后生起的欲望;取是指執(zhí)著;有是指導(dǎo)致輪回的行為。十二緣起之間的關(guān)系像環(huán)鏈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緣于生;生緣于有;有緣于??;取緣于愛;愛緣于受;受緣于觸;觸緣于六處;六處緣于名色;名色緣于識;識緣于行;行緣于無明。后者決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煩惱也滅除。也稱為「十二緣起」。
《國語辭典》:冤孽  拼音:yuān niè
冤仇業(yè)報(bào)?!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無,曉得冤孽見在面前了。」《紅樓夢》第四回:「長到十八九歲上,酷愛男風(fēng),不喜女色。這也是前生冤孽?!?/div>
《國語辭典》:冤家  拼音:yuān jiā
1.仇人?!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敢彩枪馊锴吧袭?dāng)有此災(zāi)難,撞著這冤家?!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肝疫@里將就墊二三十兩銀子把與他,他也只當(dāng)是拾到的,解了這個(gè)冤家罷?!?br />2.男女相戀時(shí)的昵稱。宋。黃庭堅(jiān)晝夜樂。夜深記得臨岐語〉詞:「其奈冤家無定據(jù),約云朝、又還雨暮?!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br />3.似恨實(shí)愛,而給自己帶來煩惱麻煩的人?!都t樓夢》第二九回:「我這老冤家是那世里孽障,偏生遇見了這么兩個(gè)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div>
《國語辭典》:無為(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從事人為干預(yù),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墩撜Z。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宋。王安石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br />3.勿、不要、不必?!段倪x。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幾案閒事?!弧?br />4.縣名。位于安徽省蕪湖縣西。三國時(shí)曹操攻孫權(quán),筑城于此,師老無功,因稱無為城。宋置無為縣,明時(shí)省縣入州,清仍之,至民國改州為縣。
5.佛教用語。非造作,非條件構(gòu)成的。如:「虛空是無為法。」
《國語辭典》: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罰,而能平治天下。《論語。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固?。張謂〈虞帝廟碑銘。序〉:「于斯之時(shí),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眾乎咸若,無為而治,其圣也歟?!?/div>
《國語辭典》:有數(shù)(有數(shù))  拼音:yǒu shù
1.有等差、有節(jié)度?!蹲髠鳌;腹辍罚骸阜虻聝€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埂抖Y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固???追f達(dá)。正義:「微,殺也。言若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踴有數(shù),以殺其內(nèi)情,使之俯就也?!?br />2.命中早有定數(shù)。唐。王勃滕王閣序〉:「天高地回,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固?。白居易村中留李三固言宿〉詩:「如我與君心,相知應(yīng)有數(shù)?!?br />3.有方法、有原則?!肚f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诓荒苎?,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
4.具體的事物。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論說》:「原夫論之為體,所以辨正然否,窮于有數(shù),追于無形?!?br />5.知道數(shù)目。比喻清楚狀況,有把握。如:「這件事到底是不是你干的,你自己心里有數(shù)?!挂沧鳌赣袛?shù)兒」。
6.有限、數(shù)目不多?!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八:「員外老年之人,他也周庇得你有數(shù)?!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谒亩兀骸改俏菏媳I去的銀子,留給了魏才一百多兩,其馀帶來的,也有數(shù)的光景。」也作「有數(shù)兒」。
《國語辭典》:塵緣(塵緣)  拼音:chén yuán
世俗的關(guān)系。唐。韋應(yīng)物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詩:「善身絕塵緣,今我蒙朝寄。」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三出:「端只為愛河欲海起波濤,名韁利鎖不能逃,這塵緣怎消?」
《國語辭典》:萬緣(萬緣)  拼音:wàn yuán
世俗的一切因緣。唐。白居易酒功贊〉:「萬緣皆空,時(shí)乃之功。」唐。陸龜蒙 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三首次韻之二:「壺中行坐可攜天,何況林間息萬緣?!?/div>
分類:因緣
《國語辭典》:妻梅子鶴(妻梅子鶴)  拼音:qī méi zǐ hè
表示清高或隱居。參見「梅妻鶴子」條。清。徐釚《詞苑叢談。卷三。品藻》:「林處士妻梅子鶴,可稱千古高風(fēng)矣?!?/div>
分類:清高
《國語辭典》:梅妻鶴子(梅妻鶴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林逋隱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植梅養(yǎng)鶴以為伴,逍遙自在。因其無妻無子,故稱為「梅妻鶴子」。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隱居。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國語辭典》:梅妻鶴子(梅妻鶴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林逋隱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植梅養(yǎng)鶴以為伴,逍遙自在。因其無妻無子,故稱為「梅妻鶴子」。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隱居。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漢語大詞典》:鶴子梅妻(鶴子梅妻)
指 宋 隱士 林逋 以鶴為子、以梅為妻事。 清 董以寧 《河滿子·同程村閑話》詞:“若比 孤山 林處士 ,但非鶴子梅妻?!币嘤髦钙拮觾号?。 清 復(fù)儂氏 等《都門紀(jì)變百詠》之六四:“健兒擁護(hù)出京都,鶴子梅妻又橘奴?!?/div>
分類:隱士林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