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3分類詞匯 34
《國語辭典》:急吞  拼音:jí tūn
性情急躁。《西游記》第四七回:「那呆子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那里等唐僧經(jīng)完,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就了了?!?/div>
《漢語大詞典》:棄餐(棄餐)
(1).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 ﹞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后以“棄餐”檃括其義,用為典實(shí)。 三國 魏 曹植 《娛賓賦》:“揚(yáng)仁恩於白屋兮,踰 周公 之棄餐。聽仁風(fēng)以忘憂兮,美酒清而肴甘。”
(2).謂不暇進(jìn)餐。形容事迫情急。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輟食棄餐,奮袂攘衽,撫劍東顧,而心已馳於 吳 會 也。”
《漢語大詞典》:躁褊
心情急躁,氣量狹窄。 宋 陸游 《南唐書·宋齊丘傳》:“然齊 丘資 躁褊,或議不合,則拂衣徑起。”
《漢語大詞典》: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樣子。 唐 陸贄 《論關(guān)中事宜狀》:“陛下豈可不追鑒往事,惟新令圖,循偏廢之柄以靖人,復(fù)倒持之權(quán)以固國!而乃孜孜汲汲,極思勞神,徇無已之求,望難必之效?!?/div>
《國語辭典》:人急智生  拼音:rén jí zhì shēng
人在情急之下會突然想出應(yīng)變的計謀?!?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時人急智生,把自己頭發(fā)拔下一綹,登時把弓弦續(xù)好,飛馬回來?!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高@些人人急智生就把坑里的冰鑿開,一塊一塊的望火里投?!挂沧鳌溉思庇嬌?。
《國語辭典》:人急計生(人急計生)  拼音:rén jí jì shēng
人在情急之下會突然想出應(yīng)變的計謀。元。施惠《幽閨記》第七出:「粉墻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也作「人急智生」。
《國語辭典》:火燒屁股(火燒屁股)  拼音:huǒ shāo pì gǔ
比喻事情急迫,必須立即行動。如:「事情都已經(jīng)火燒屁股了,你還睡得著?」
《國語辭典》:拿急  拼音:ná jí
情急而口不擇言?!冻绲澅窘鹌棵贰返谌兀骸冈坌萑撬?,哥兒拿急來了。」
分類:情急
《漢語大詞典》:汲汲搖搖
形容心情急切不安。 唐 歐陽詹 《與王式書》:“予必不惜伎能而有所絶墮,以深上下之念,汲汲搖搖,如旌如翹?!?/div>
《國語辭典》:急性子  拼音:jí xìng zi
性情急躁。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三折:「他須不仁,你也太急性子,若上帝不見諒時,怎么是好?」《文明小史》第八回:「誰知這教士是個急性子的,而且又最熱心。」
《國語辭典》:巴巴劫劫  拼音:bā bā jie jie
勞碌奔波、勉強(qiáng)應(yīng)付。元。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曾巴巴劫劫背著主公,破破碌碌踐紅塵。」孤本元明雜劇《洞天玄記》第四折:「巴巴劫劫,都只為愛子憐妻;碌碌波波,常只是爭人競我?!挂沧鳌赴桶徒Y(jié)結(jié)」。
《漢語大詞典》:爆炭
(1). 唐 代妓女假母的俗稱。 唐 孫棨 《北里志·海論三曲中事》“妓之母多假母也”自注:“俗曰煬炭,不知其因,應(yīng)以難姑息之故也。一曰爆炭?!?師陀 《李賀的夢》:“連 翠翠 聽說他病了,也向爆炭交一千文制錢,特地雇兜子來看他?!?br />(2).燃燒正旺、畢剝作聲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極易發(fā)作的人。紅樓夢第五二回:“ 晴雯 那蹄子是塊爆炭,要告訴了他,他是忍不住的?!?/div>
《國語辭典》:顛倒衣裳(顛倒衣裳)  拼音:diān dǎo yī cháng
1.衣裳上下倒穿。形容匆忙失序的樣子?!对娊?jīng)。齊風(fēng)。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董西廂》卷一:「夜則廢寢,晝則忘餐,顛倒衣裳,不知所措?!?br />2.比喻寵幸姬妾,貴賤顛倒?!逗鬂h書。卷一○。皇后紀(jì)上。序》:「爰逮戰(zhàn)國,風(fēng)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shù)?!?/div>
《國語辭典》:撮鹽入火(撮鹽入火)  拼音:cuō yán rù huǒ
撮取鹽巴放入火中,則燃燒更為爆烈。比喻性情急躁。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火。」《水滸傳》第一三回:「為是他性急,撮鹽入火,為國家面上,只要爭氣,當(dāng)先廝殺,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div>
《漢語大詞典》:乞丕丕
形容情急氣喘的樣子。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他道乞丕丕心驚,我惡狠狠跳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