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故國(故國)  拼音:gù guó
1.?歷史悠久的國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謂故國者,非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br />2.祖國?!妒酚?。卷一一八?;茨虾馍搅袀?。淮南厲王》 ?:「臣聞微子過故國而悲,于是?作麥秀之歌?!鼓铣骸G疬t〈與?陳伯之書〉:「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br />3.故?鄉(xiāng)?。??如:「離家在外打拼十幾年后,終于在今年返回故國?!固?。杜甫上白帝城〉詩二首之一:「取醉他鄉(xiāng)客,相逢故國人?!固?。張祜 何滿子詩:「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4.已經滅亡的國家;前代王朝。宋。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刮宕畤?。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詞:「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br />5.舊都;古城?!妒酚洝>砥叨?。穰侯列傳》:「攻衛(wèi),拔故國,殺子良。」唐。劉禹錫〈石頭城〉詩:「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div>
《國語辭典》:當國(當國)  拼音:dāng guó
主掌國政?!蹲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寄隱者〉詩:「云是右丞相,當國握樞務。」
《國語辭典》:下國(下國)  拼音:xià guó
1.自稱本國的謙詞?!蹲髠?。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識不衷,何以使下國?!?br />2.小國?!段倪x。禰衡。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固?。溫庭筠 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br />3.諸侯國?!稌洝L┦闹小罚骸肝┨旎菝?,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埂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固?。李善。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br />4.天下?!对娊?。魯頌。閟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div>
《國語辭典》:水土  拼音:shuǐ tǔ
1.水和土、水中和陸上?!抖Y記。郊特牲》:「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埂妒酚洝>砥咚?。孟子荀卿列傳。孟軻》:「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
2.國土、疆土。漢。曹操 讓還司空印綬表:「水土不平,奸宄未靜,臣常愧辱,憂為國累。」唐。杜甫〈石犀行〉:「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遲奔忙?!?br />3.一地方的氣候、風土等自然環(huán)境。《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埂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溉滩坏煤?,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div>
《國語辭典》:去國(去國)  拼音:qù guó
1.離開本國。唐。李白擬恨賦〉:「或有從軍永訣,去國長違?!?br />2.離開朝廷或京都。宋。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div>
《國語辭典》:流亡  拼音:liú wáng
離開固定的住所,四處逃亡?!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箷x。潘岳馬汧督誄〉:「俾百姓流亡,頻于涂炭?!?/div>
《國語辭典》:游宦  拼音:yóu huàn
在外做官?!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及司馬相如游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于世,鄉(xiāng)黨慕循其跡。」《后漢書。卷四九。王符傳》:「自和、安之后,世務游宦,當涂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進?!挂沧鳌赣位隆?。
《國語辭典》:土人  拼音:tǔ rén
1.世居本地的人?!队魇烂餮?。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李蒙心中大疑,傳令暫退平衍處屯扎,一面尋覓土人,訪問路徑?!?br />2.土制的偶像。如:「他隨手抓把泥土,瞬間捏成一個土人。」
《漢語大詞典》:土工
(1).制作陶器的工人。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鄭玄 注:“土工,陶旊也?!?陸德明 釋文:“陶人為瓦器也?!?br />(2).挖土、填土的工程。管子·度地:“當秋三月,山川百泉踴,降雨下,山水出……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濕日生,土弱難成,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span id="tn2qiup" class="book">《元史·河渠志三》:“ 魯 ( 賈魯 )嘗有言,水工之功,視土工為難;中流之功,視河濱之功為難?!?span id="ebosgde"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偶因木樁脫落,以致碎石倒塌散漫,卻都不曾沖去,儘可能撈用,那土工也蟄陷得無多?!?br />(3).舊時專司殯葬的人。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土工》:“蓋專掌內庭物故宮女殯送之役者,名曰土工?!?蘇曼殊 《慘世界》第七回:“﹝他的妻子﹞就去叫一個教士和幾個土工,忙忙碌碌的一直到了天黑的時候,那齋祭埋葬的事體,一一料理妥當?!?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就在前天,我在城里買了一口小棺材……帶著棉絮和被褥,雇了四個土工下鄉(xiāng)遷葬去?!?br />(4).即仵作。舊時檢驗死尸的吏役。 明 無名氏 《勘金環(huán)》第三折:“自小身世習土工,檢尸相勘我偏能?!?br />(5).泥塑匠人。 唐 羅隱 《讒書·二工人語》:“ 吳 之建 報恩寺 也,塑一神於門,土工與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虛其內,窗其外……土人以為不可。”
《國語辭典》:召見(召見)  拼音:zhào jiàn
上級的人要下級的人前來會見?!稇?zhàn)國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jié)h。孔融薦禰衡疏〉:「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乞令衡以褐衣召見?!?/div>
《國語辭典》:外國(外國)  拼音:wài guó
稱本國以外的國家?!都t樓夢》第五二回:「你到我那里去,就說我們這里有一個外國美人來了?!埂抖昴慷弥脂F狀》第二九回:「去年外國新到了一種紙捲煙的機器,小巧得很?!?/div>
《國語辭典》:國語(國語)  拼音:guó yǔ
1.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語,有別于方言。
2.本國特有的語言。如清代稱滿洲語為「國語」。
3.書名。春秋時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事跡,自周穆王起,至魯悼公止,共歷五百馀年,為一分國紀事之史。也稱為「春秋外傳」。
《國語辭典》:國內(國內)  拼音:guó nèi
本國之內、本國。如:「國內新聞」。
分類:國內本國
《漢語大詞典》:外域
本國以外的地區(qū)或國家。后漢書·西域傳論:“ 漢 世 張騫 懷致遠之略, 班超 奮封侯之志,終能立功西遐,羈服外域?!?span id="lh1ijx9" class="book">《隋書·裴矩傳》:“﹝ 高麗 ﹞今乃不臣,別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新唐書·林蘊傳:“國家有西土,猶右臂也。今臂不附體,北彌 豳 郊,西極 汧 隴,不數百里為外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凡外域投誠之難民寄居各猛者,俱行賑卹?!?/div>
《國語辭典》:本土  拼音:běn tǔ
1.原來生長的地方。《書經。多士》:「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干止。」?jié)h??装矅?。傳:「汝多為順事,乃庶幾還有汝本土。」《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門、上谷、代八郡民歸于本土?!?br />2.殖民國家本國的領土。相對于殖民地而言。
《國語辭典》:國文(國文)  拼音:guó wén
1.泛指本國的語文、文學和文化。如:「國文教科書」。
2.本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