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1,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銷融
水融
融暢
都融
融徹
暖融融
化融
融洽
融光
陶融
土融
載融
月融
融顯
融銀
《漢語大詞典》:銷融(銷融)
(1).熔化。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今洋錢銷融,凈銀僅及六錢六分,而值紋銀八錢有奇?!?br />(2).謂日趨喪失。《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shí)論選集·民族主義之教育》:“ 支那 民族之涂炭,權(quán)利之銷融,為 滿 政府?dāng)嗨推渖撸瑲v刼而不可償也?!?/div>
《駢字類編》:水融
唐 元稹 生春二十首 其十一 鴻雁驚沙暖,鴛鴦愛水融。
《漢語大詞典》:融暢(融暢)
(1).明白通暢。世說新語·德行“ 謝太傅 絶重 褚公 ” 劉孝標(biāo) 注引《文字志》:“ 安 弘粹通遠(yuǎn),溫雅融暢?!币槐咀鳌?融畼 ”。 宋 黃庭堅(jiān) 《答曹茍龍書》:“讀書勿求多,唯要貫穿,使義理融暢,則下筆時(shí)不寒吃也?!?明 唐順之 《答喻吳皋御史》:“賦篇偉麗,但摹擬選賦太似,而真意或稍不融暢耳?!?br />(2).暖和舒暢。 宋 趙時(shí)庚 金漳蘭譜·天地愛養(yǎng):“夫春為青帝,回馭陽氣,風(fēng)和日暖,蟄雷一震而土脈融暢,萬匯叢生。” 清 袁枚 新齊諧·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鬼無樂趣,每苦寒冷,必欲就人身傍,吸其生氣,始得融暢。”
(3).恬適。 宋 王暐 道山清話:“公與坐客各舉兩大白,公曰:‘説得通透后,令人心神融暢。’”
《韻府拾遺 東韻》:都融
列子黃帝篇:心凝形釋。骨肉都融。
《漢語大詞典》:融徹(融徹)
通明透徹。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詩話:“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div>
分類:通明透徹
《國語辭典》:暖融融  拼音:nuǎn róng róng
溫暖的樣子。如:「陽春三月,氣候總是暖融融的,叫人陶醉。」也作「暖烘烘」、「暖溶溶」。
《漢語大詞典》:化融
謂為教化所融合。 唐 許天正 《和陳元光平潮寇詩》:“四野無堅(jiān)壁,群生未化融。”
分類:教化融合
《國語辭典》:融洽  拼音:róng qià
彼此間的感情和睦。《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起先萬帥公馀之暇,還時(shí)常邀他來問些學(xué)業(yè),談得甚為融洽。」
《漢語大詞典》:融光
明亮的光。 唐 沈亞之 《湘中怨解》:“醉融光兮渺瀰,迷千里兮涵洇湄?!?宋 梅堯臣 《和謝希深會圣宮》:“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氣增?!?/div>
分類:明亮
《漢語大詞典》:陶融
(1).陶冶教化。 唐 司空圖 《解縣新城碑》:“鑿乾締搆,允歸睿作之功;壽國陶融,必有挺生之佐。” 前蜀 杜光庭 《御史中丞劉滉九曜醮詞》:“伏以太上玄元,陶融萬化,五老上帝,統(tǒng)御羣生?!?span id="ksifriz" class="book">《痛史》第十七回:“ 胡仇 道:‘教導(dǎo)也是不能少的。此時(shí),若不把道德陶融了,將來長大親政時(shí),天下事更不可問了。’”
(2).陶鑄融合。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xué)史》第九章一:“他( 司馬遷 )串集了無數(shù)的不同時(shí)代,不同著者的史書,陶融冶鑄之為一,正如合諸種雜鐵于一爐而燒冶成了一段極純整的鋼鐵一樣,使我們毫不能見其湊集的縫跡?!?br />(3).猶言調(diào)和鼎鼐。指協(xié)調(diào)各方,治理國家。《再生緣》第四三回:“且講那 酈相 連朝閣內(nèi)詳,辦理事情安社稷,陶融景化奉君王。”
《駢字類編》:土融
姚合 庭春詩 土融凝野色,冰散滿池聲。
《韻府拾遺 東韻》:載融(載融)
王韶之詩:綿綿遐緒,明昭載融。
《駢字類編》:月融
唐 皮日休 五貺詩 其三 太湖硯 月融還似洗,云濕便堪研。
《漢語大詞典》:融顯(融顯)
顯明。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厥祖身立佛前,累葉親傳世祗,其實(shí)影跡遺事,昭化融顯,故其裔王,則傾國奉戒?!?/div>
分類:顯明
《韻府拾遺 真韻》:融銀(融銀)
徐夤過驪山賦:融銀液雪,疏下土之江河;帖玉懸珠,皎窮泉之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