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法融 拼音:fǎ ró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韋,潤州延陵(江蘇丹陽縣延陵鎮(zhèn))人。禪宗牛頭派的創(chuàng)始人。十九歲從三論宗僧炅法師剃度,后從大明法師等鉆研三論和華嚴、般若、法華、大集等經(jīng)論,因未能在修行上突破,遂入山習(xí)定二十年。唐武德七年房玄齡奏請?zhí)蕴聫R僧徒,法融即挺身入京上表陳理。貞觀十年,入牛頭山參究佛法,數(shù)年間,同住的法侶有百馀人。貞觀二十一年后先后講說《法華經(jīng)》、《大品》、《大集經(jīng)》等。顯廣二年圓寂。牛頭宗法系的成立,是中唐以后的事。自劉禹錫的〈融大師新塔記〉、〈李華故徑山大師碑銘〉、〈故左溪大師碑〉有法融得道信印可的傳說。雖然法融思想和禪法啟南宗頓悟說的先河,但法融和道信的禪法實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