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3詞典 4分類詞匯 109
《國語辭典》:蓮花漏(蓮花漏)  拼音:lián huā lòu
古時一種蓮形計時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盼到燈昏玳筵收,宮壺滴盡蓮花漏。」
分類:計時時器
《漢語大詞典》:銅漏(銅漏)
銅壺。古代一種計時器。 后蜀 顧夐 《獻(xiàn)衷心》詞:“銀釭背,銅漏永,阻佳期?!?宋 司馬光 《和子華招潞公暑飲》:“翦燭添香歡未極,但驚銅漏太悤悤?!?高士其 《時間伯伯》詩:“ 中國 的古人用過銅漏,還有水鐘和 埃及 的乳鐘?!眳⒁姟?刻漏 ”。
《國語辭典》: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代的計時器??虨榭潭葦?shù)的漏箭,漏為盛水的銅壺,用銅壺裝水,底穿一孔,中置漏箭,壺中水從壺底漏出,逐漸減少,箭上刻度漸次顯露,據(jù)此測知時刻。
《漢語大詞典》:夕漏
借指夜晚。漏,古代計時器。《宋書·樂志二》:“晨晷促,夕漏延。太陰極,微陽宣。” 唐 韋應(yīng)物 《效何水部》詩:“夕漏起遙恨,蟲響亂秋陰?!?唐 張文恭 《七夕》詩:“歡餘夕漏盡,怨結(jié)曉驂歸。”
《漢語大詞典》:促漏
短促的漏聲。漏,古代滴水計時器。 唐 李商隱 《促漏》詩:“促漏遙鐘動靜聞,報章重疊杳難分?!?/div>
《漢語大詞典》:寅正
農(nóng)歷正月。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周禮時月:“四時命官,悉從寅正?!?br />舊時計時,指凌晨四點(diǎn)。
《國語辭典》:寅時(寅時)  拼音:yín shí
舊式計時法指凌晨三點(diǎn)到五點(diǎn)。
《漢語大詞典》:暮更
指夜晚的時間。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 唐 薛逢 《追昔行》:“朝光如飛猶尚可,暮更如箭不容臥?!?/div>
《漢語大詞典》:蓮籌(蓮籌)
蓮花漏上的計時報更的竹簽。 元 張憲 《夜坐吟》:“玉壺水動漏聲乾,夜冷蓮籌三十刻?!?明 無名氏 《霞箋記·驛亭奇遇》:“聽蓮籌漸長,五更時傍?!?清 陳維嵩 《金箋子·詠燈》詞:“春夜照梳頭,蓮籌杳凄清?!?/div>
《漢語大詞典》:辰牌
(1).古代一種計時器中標(biāo)志時刻的牌子。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太平興國 中, 蜀 人 張思訓(xùn) ,製上渾儀,其製與舊儀不同,最為巧捷。起為樓閣數(shù)層,高丈餘,以木偶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鐘擊皷;又為十二神,各直一時,至其時,即自執(zhí)辰牌,循環(huán)而出。”《宣和遺事》前集:“一盃未盡笙歌送,堦下辰牌又報時?!?br />(2).辰刻。上午七時至九時。《水滸傳》第三九回:“次日早膳罷,辰牌前后,揣了些銀子,鎖了房門,離了營里,信步出街來?!?/div>
《國語辭典》:轉(zhuǎn)漏(轉(zhuǎn)漏)  拼音:zhuǎn lòu
漏,用銅壺制成的滴漏。轉(zhuǎn)漏指一滴漏前后轉(zhuǎn)移的頃刻。比喻極短的時間?!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即日罷退高安侯董賢,轉(zhuǎn)漏之間,忠策輒建,綱紀(jì)咸張。」
《國語辭典》:箭漏  拼音:jiàn lòu
一種古代的計時器。在漏下置盤承水,盤中刻箭形以標(biāo)計。后比喻時間。宋。歐陽修漁家傲。七月新秋風(fēng)露早〉詞:「箭漏初長天杳,人語悄,那堪夜雨催清曉?!?/div>
《漢語大詞典》:官漏
古代官府的計時器。《后漢書·律歷志中》:“今官漏率九日移一刻,不隨日進(jìn)退。 夏 歷漏(刻)隨日南北為長短,密近於官漏,分明可施行。” 南朝 梁 陸倕 《新漏刻銘》:“且今之官漏,出自 會稽 。積水違方,導(dǎo)流乖則。”參見“ 漏刻 ”。
《國語辭典》:漏刻  拼音:lòu kè
古代計時的器具。以銅壺盛水,底穿一孔,壺中豎立一支有刻度的箭,水漸漏則箭上的刻度就逐漸顯示時間。共有一百刻,分晝夜。夏至通常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冬至則相反,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
《漢語大詞典》:一嚴(yán)(一嚴(yán))
古代以漏箭計時刻,按時刻擊鼓以告眾,一次為一嚴(yán)。宋書·禮志一:“上水一刻,奏:‘槌一鼓?!癁橐粐?yán)。上水二刻,奏:‘槌二鼓。’為再嚴(yán)。”新唐書·儀衛(wèi)志上:“駕還,一刻,擊一鼓為一嚴(yán),仗衛(wèi)還於涂。三刻,擊二鼓為再嚴(yán)?!币嗤ㄖ^擊鼓一通為一嚴(yán),如古樂中有鼓一嚴(yán)、鼓三嚴(yán)之稱,為贊禮者之辭。
《漢語大詞典》:龍漏(龍漏)
古代計時的一種漏壺。鑄為龍形,故名。 唐太宗 《冬宵各為四韻》:“雕宮靜龍漏,綺閣宴公侯?!眳㈤?span id="uwpkc71" class="book">《初學(xué)記》卷二五引 李蘭 《漏刻法》。
《漢語大詞典》:傳水(傳水)
謂計時器滴水。形容時光流逝。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閤書事奉贈元九學(xué)士閣老》詩:“闇漏猶傳水,明河漸下山。”